湿气一般能通过大便排出,但也可以通过汗液和尿液排出。
湿气主要是由于长期处于潮湿的环境、经常进食生冷寒凉的食物导致寒湿浸脾而引起,湿气重的患者可有大便黏腻、盗汗、尿液增多等表现,因此患者在排便时,可以将胃肠道内部分水液排出从而改善湿气过重的情况。此外,当患者锻炼、饮水时,湿气一般也能随汗液、尿液等方式排出体外,因此患者平时应保持合理运动量、饮水量,有助于加速湿气排出。
患者平时可以多吃薏仁、山药、莲子等有助于除湿的食物,并遵医嘱进行艾灸理疗,比如大椎穴、足三里穴、阴陵泉穴等部位,具有较好的排湿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