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骨骨折愈合后有鼓包的原因及治疗方法

来源:民福康

掌骨骨折愈合后有鼓包,可能与生理因素或畸形愈合、合并腱鞘囊肿等病理性因素有关,根据这些原因可给予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疾病详情及治疗方式如下:

1、生理因素

掌骨骨折愈合过程中,由于成骨细胞大量增殖,可在骨折断端形成骨痂,继而导致局部皮肤凸起,出现鼓包的现象。

这种情况属于生理现象,随着时间延长,骨折断端得以重塑,突出的骨痂可逐渐改善,不用过于担心。日常注意保护手掌关节,避免过度活动。

2、畸形愈合

掌骨骨折后,在骨折愈合期间如果不注意休息,手部活动过多,可造成骨折断端固定不佳或移位,最终可发生畸形愈合。而畸形愈合的骨折断端通常存在一定的成角、旋转或重叠等特征,所以会导致局部皮肤出现鼓包的情况。

如果畸形不明显,对手部功能影响不大,可暂时不予处理。如果手掌部位存在明显畸形,尤其是影响手部活动时,患者需进行矫正手术,以改善骨形态,恢复其正常的解剖结构,包括外固定支架矫形治疗、内固定矫形治疗等。对于骨折畸形愈合所致的疼痛,可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布洛芬、塞来昔布以及吲哚美辛等消炎镇痛类药物加以缓解。

3、合并腱鞘囊肿

如果患者平时手部活动过多,加之掌骨骨折所造成的创伤刺激,可能会诱发腱鞘囊肿,随着囊肿内的液体逐渐增多,容易在局部皮肤鼓起一个柔软的包块。

腱鞘囊肿属于一种常见的良性肿物,如果症状不明显,可暂时观察,部分患者有自愈的可能。若囊肿较大,可在医生操作下进行针刺挤压或穿刺疗法,将囊肿内的液体挤出,并进行加压包扎,促进囊肿消退。如果囊肿反复出现,必要时还可考虑手术治疗,将囊肿切除。对于伴随疼痛的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双氯芬酸钠、对乙酰氨基酚以及塞来昔布等镇痛类药物治疗,帮助缓解不适。

除以上原因外,此类症状还可能与骨折后继发创伤性关节炎有关,可给予镇痛治疗、手术治疗等。由于引起原因相对较多,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检查,以明确具体病因,方便针对性治疗。

了解疾病
疼痛
疼痛是一种令人不快的感觉和情绪上的感受,伴有实质上的或潜在的组织损伤,它是一种主观感受。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