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骨折后脚变大了怎么办
脚骨折后脚变大了可能与局部压迫、软组织损伤、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等因素有关,可采取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疾病详情及治疗方式如下:
1、局部压迫
脚骨折后,部分患者可能需要采取石膏固定,如果固定得比较紧,则会压迫脚部神经和血管,导致脚肿胀和变大。
如果石膏固定比较紧,建议及时就医更换松紧适度的石膏。同时,日常尽量抬高患肢,高于心脏,有利于血液回流,促进肿胀消退。
2、软组织损伤
脚骨折多是由于外界暴力直接或间接作用引起的,局部软组织也会受到伤害,可引起充血、水肿等症状,从而导致脚变大。
建议患者48小时内冷敷,以收缩血管,减少出血,减轻肿胀;48小时后热敷,促进血液循环。日常应注意休息,限制患肢活动,并尽量将患肢抬高,促进静脉回流,有助于消肿。如果症状较为严重,可以遵医嘱使用活血化瘀、消肿的药物进行治疗,如活血止痛散、跌打丸、七叶皂苷钠等。
如果骨折情况不严重,未发生明显移位,采取上述治疗措施的同时,可以用石膏、支具等进行固定,促进骨折断端的愈合。若骨折断端移位较为明显,则需要采取手术固定治疗,如内固定、外固定等。
3、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脚骨折后,由于长期卧床休息,限制肢体活动,导致下肢静脉血流减慢,血液还会呈高凝状态,容易淤积在下肢静脉,导致下肢静脉回流障碍,形成血栓。由于脚部肿胀,看上去像是变大了。
一旦确诊为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日常应注意抬高患肢,以减轻肢体肿胀,待症状稍微缓解后,适当进行轻便的活动,有助于改善血栓情况。同时,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肝素、利伐沙班、尿激酶等药物进行治疗,具有抗凝、溶栓的作用。必要时,还可考虑进行手术治疗,如深静脉导管溶栓、腔内支架成形术等,以改善下肢静脉回流,减轻相关不适。
除上述因素外,此类症状还可能与感染、关节僵硬以及神经损伤等原因有关。脚骨折后,患者不要过于担心,建议及时就诊,结合个人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有助于改善预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