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踝距骨骨折多长时间可以行走

来源:民福康

脚踝距骨骨折具体多长时间可以行走,应结合实际情况分析,无法一概而论。

脚踝距骨骨折是指在外力作用下导致距骨的完整性及连续性被破坏,患者可出现局部肿胀、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骨折后1-2周,一般建议患者做患肢的主动收缩运动,目的是促进患肢血液循环、消除肿胀,以及防止发生肌肉萎缩。骨折2周后可逐渐增加活动范围及强度,在助步器的帮助下进行功能锻炼,以预防肌肉萎缩及关节僵硬等情况。骨折后4-6周大部分患者已经达到临床愈合,此时在医生允许的前提下,可借助辅助器具适当行走。

由于距骨是重要的承重骨,行走时对其产生的压力比较大,所以要完全恢复行走,可能需要3个月,甚至更久。建议患者在骨折后3个月左右到医院复查,如果经影像学检查发现骨折端已经完全愈合,则可以放心行走;但若发现断端还未完全愈合,则需要适当延长时间再考虑行走。

脚踝距骨骨折后,患者一定要多休息,切勿过早负重,以防发生二次骨折。

了解疾病
疼痛
疼痛是一种令人不快的感觉和情绪上的感受,伴有实质上的或潜在的组织损伤,它是一种主观感受。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