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踝上部骨头疼痛的原因及治疗方法
脚踝上部骨头疼痛通常考虑是由跟腱炎、关节创伤性关节炎、骨膜炎等疾病引起的,需要根据具体病因给予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疾病详情及治疗方式如下:
1、跟腱炎
跟腱炎一般是由跟腱受到反复剧烈地拉伸,造成劳损性损伤所引起的无菌性炎症,而跟腱是由软组织包绕而成,所以跟腱内部软组织发生慢性损伤时,患者会感到脚踝周围关节处有骨头疼痛的症状。
患者首先要合理卧床休息、安排活动,需要下床时,注意垫高鞋垫。其次,可考虑通过微电流神经刺激、超声冲击等物理治疗方法,放松局部肌肉,减轻症状,恢复跟腱运动功能。疼痛明显时,可酌情考虑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萘普生、布洛芬、塞来昔布等药物缓解疼痛。对于保守治疗后,症状仍然没有得到缓解的患者,则需要进一步进行手术治疗,比如通过腓肠肌延长术来减少跟腱的张力。
2、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
踝关节炎是由创伤引起的继发性骨关节炎,典型症状是踝关节疼痛,主要考虑踝关节损伤,释放多种降解酶,加重脚踝处损伤,所以患者会感觉该处附近有骨头疼痛的感觉。
一般可以采用冷疗、热疗、经皮神经电刺激等物理治疗减轻炎症反应,促使关节康复。其次,疼痛明显时,可考虑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塞来昔布、美洛昔康、布洛芬等非甾体类药物减轻组织炎症,缓解关节疼痛,或者往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地塞米松、氢化可的松等药物,也能够减轻疼痛,改善关节功能。当保守治疗效果不理想,或者情况严重时,则需要行关节镜手术治疗。
3、骨膜炎
骨膜炎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骨膜和其血管发生的炎症性改变,当脚踝周围发生骨膜炎时,炎性因子会刺激、损伤骨组织,引起充血水肿,致使疼痛明显。
处于急性期时,患者尽量以充分休息、局部理疗为主。疼痛明显时,可酌情考虑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双氯芬酸钠、对乙酰氨基酚或者布洛芬等药物,起到消炎止痛的作用。存在感染时,可能需要通过手术来清创引流,促进伤口愈合。
除以上相对常见原因外,还有其他的可能性疾病,比如踝关节骨折导致正常骨质遭到破坏,对局部神经造成刺激而出现疼痛症状,通常要进行骨折复位、药物止痛和内/外固定等治疗。由于病因相对较多,建议患者及时就诊,查明原因,给予针对性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