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前掌与二三脚趾连接处疼痛的原因和治疗方法
脚前掌与二三脚趾连接处疼痛,可能与不良习惯、肌腱炎、痛风性关节炎等因素有关,治疗方法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疾病详情及治疗方式如下:
1、不良习惯
比如长时间站立或行走、长期穿不合脚的鞋子等,容易对脚趾造成挤压,或使足部反复受到摩擦刺激,进而导致相关部位会有疼痛感。
平时应注意间隔休息,避免过度活动,尽量穿合脚的鞋袜,少穿高跟鞋、尖头鞋、皮鞋等,以减轻脚趾及脚趾周围的挤压和摩擦,有助于缓解疼痛。一般在改善生活方式后可逐渐缓解,不必过度担心。
2、肌腱炎
连接处的肌腱发生炎症时,受炎症刺激,可导致肌腱组织充血、水肿,或与周围组织发生粘连,进而挤压和牵拉血管、神经,导致局部疼痛。
平时应尽量减少患肢的活动,注意间隔休息,症状有所减轻时,可以进行适当的锻炼,比如散步、骑自行车等,以预防肌肉萎缩,对病情恢复有一定的帮助。如果疼痛比较剧烈,可以遵医嘱使用吲哚美辛、阿司匹林、双氯芬酸钠等非甾体抗炎药进行治疗,起到抗炎、镇痛的作用。如果保守治疗无效或运动功能受限,可以考虑采取手术进行治疗,比如关节镜手术、开放手术等。
3、痛风性关节炎
该病好发于跖趾关节,是由单钠尿酸盐结晶沉积于关节内及周围引起的炎症,可导致脚前掌与脚趾连接的部位,也就是跖趾关节周围肿胀,并刺激周围末梢神经,出现疼痛。
急性发作时,应注意卧床休息,并将疼痛一侧的肢体抬高,有助于血液回流,对减轻疼痛有一定的帮助,同时还需要减少高尿酸食物的摄入,比如动物内脏、猪肉等,以降低尿酸水平,有助于病情恢复。急性期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塞来昔布、萘普生、对乙酰氨基酚等非甾体抗炎药进行治疗,起到镇痛的作用;慢性期或间歇期的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非布司他、苯溴马隆、丙磺舒等降酸药进行治疗,起到降低尿酸水平、缓解病情、减轻疼痛的作用。如果痛风石不断增大、影响正常生活,可以考虑通过手术剔除。
除上述原因外,该症状还可能与银屑病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有关。如果病情严重或持续存在,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检查,并积极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