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核气的症状和治疗

来源:民福康

梅核气通常是由于肝气郁结导致痰液上浮积聚在咽喉所致,其症状主要为咽内异物感、痰多、烦躁等,详情如下:

1.咽内异物感

梅核气患者由于肝气不疏、循经上逆,痰气结于咽喉,便会使咽喉部出现异物感,但一般不会影响进食。

2.痰多

患者情志不畅,气郁生痰,便会使患者出现痰液增多的现象,患者可自觉咽喉处存在痰黏感。

3.烦躁

梅核气本身就是由于不良情绪所引起的,患者情志不畅,常伴有焦虑、烦躁、苦闷等情绪。

此外,梅核气还可能出现肩颈部僵硬、嘴巴干燥、口渴等症状。建议患者及时就医诊疗,以免延误病情。

梅核气一般采取药物治疗、中医理疗控制病情,具体分析如下:

一、药物治疗

1.逍遥丸

逍遥丸主要由牛黄、羚羊角、牛蒡等中药组成,可以疏肝理气、稀释痰液,改善不适症状。

2.二陈丸

若梅核气出现痰多的现象,可以使用二陈丸进行治疗,具有燥湿化痰的功效,可以减少痰液的产生。

3.半夏厚朴汤

半夏厚补汤主要由半夏、厚朴、茯苓等中药组成,具有清气化痰、疏肝解郁等功效,可以辅助梅核气的治疗。

二、中医理疗

1.针灸治疗

可以针刺太冲穴、丰隆穴、三阴穴等穴位,疏通肝气、改善气血,恢复肝脏疏泄功能,促进机体康复。

2.拔罐治疗

在患者的中脘穴、丰隆穴、阴陵泉穴等穴位进行拔罐治疗,可以健脾化湿,将体内的湿气痰淤拔出,从而缓解症状。

3.推拿

可以推拿按摩太冲穴、期门穴、肝俞穴等穴位,帮助调理肝脏功能,避免病情持续加重。

梅核气患者平时应保持情绪平稳,饮食上要避免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忌烟酒,以免加重病情发展。且药物需根据医生的指导使用,切忌自行服药。定期去医院进行复查,了解病情的恢复情况。

了解疾病
湿气
湿气是一种中医理论概念。中医认为自然界中气候潮湿、食肉等是湿气的来源,湿邪过重则易伤阳气。认为通过饮食、起居可以对湿气进行调节。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