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疱疹性咽峡炎该怎么治疗

来源:民福康

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是柯萨奇病毒A型、肠道病毒71型等肠道病毒感染上呼吸道所致。可通过一般治疗、局部治疗、系统治疗进行治疗。

1、一般治疗

小儿患疱疹性咽峡炎时,家长应督促小儿注意休息、多饮水,食用较凉的食物缓解咽部不适。发热时可选用退热贴、温水浴等方式进行物理降温。同时,做好隔离,适当开窗通风,避免交叉感染。

2、局部治疗

若小儿咽喉疼痛明显,可使用喷喉药物如冰硼散、锡类散改善咽痛。还可使用碘化铵含片、西地碘含片等药物,可以减轻咽部不适。

3、系统治疗

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目前尚无特异性抗病毒药物,一般使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注射液、阿昔洛韦片等药物进行抗病毒治疗改善症状,缩短病程。当体温超过38.5摄氏度,或者伴有明显发热不适时,可口服退热药如对乙酰氨基酚片、布洛芬混悬液使体温降低。若小儿发生高热惊厥可用咪达唑仑口服溶液、苯巴比妥片等镇静药使惊厥停止发作。

家长应及时携带小儿前往医院儿科或传染病科就诊,遵医嘱进行治疗。对于极少部分病情重、进展快的小儿,可能需要液体复苏及机械通气改善症状,稳定生命体征。且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应用,切忌自行用药。

了解疾病
惊厥
惊厥俗称抽筋、抽风、惊风,也称抽搐。表现为阵发性四肢和面部肌肉抽动,多伴有两侧眼球上翻、凝视或斜视,神志不清。有时伴有口吐白沫或嘴角牵动,呼吸暂停,面色青紫,发作时间多在3~5分钟之内,有时反复发作,甚至呈持续状态。是小儿常见的急症,尤以婴幼儿多见。6岁以下儿童期惊厥的发生率约为4%~6%,较成人高10~15倍,年龄愈小发生率愈高。惊厥的频繁发作或持续状态可危及患儿生命或可使患儿遗留严重的后遗症,影响小儿的智力发育和健康。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用药
张红萍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治疗药物为抗病毒药物、解热镇痛药、口腔局部用药,还需补充水分和营养。 1.抗病毒药物 虽然目前并没有特效的抗病毒药物专门针对小儿疱疹性咽峡炎,但在疾病早期,可酌情使用利巴韦林等药物,可能有助于减轻症状和缩短病程。需要注意其可能的不良反应。 2.解热镇痛药 如果患儿出现发热且体温较高,
小儿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的区别
麦坚凝 主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小儿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的区别有病程长短不同、病变部位不同、特征性表现不同等。 1、病程长短不同 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病程为4-6日左右,少数严重者会持续2周。手足口病病程大概持续1-2周左右,若是病情严重,病程也会相应延长。 2、病变部位不同 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病变部位在口腔后部,比如扁桃体、软腭、悬
小儿疱疹性咽峡炎该怎么治疗
麦坚凝 主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是柯萨奇病毒A型、肠道病毒71型等肠道病毒感染上呼吸道所致。可通过一般治疗、局部治疗、系统治疗进行治疗。 1、一般治疗 小儿患疱疹性咽峡炎时,家长应督促小儿注意休息、多饮水,食用较凉的食物缓解咽部不适。发热时可选用退热贴、温水浴等方式进行物理降温。同时,做好隔离,适当开窗通风,避免
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传染途径
麦坚凝 主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传染途径包括呼吸道飞沫传播、直接接触传播、食用被病毒污染的水和食物等。 1、呼吸道飞沫传播 病毒可广泛存在于患者的口鼻分泌物中,若健康人群接触患者通过咳嗽、打喷嚏等方式排出的病毒,可引发传染。 2、直接接触传播 病毒还会随着疱液残留于扶手、桌椅、玩具等部位,健康人群接触并使用被污染
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治疗方法有什么
麦坚凝 主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治疗方法包括一般治疗、对症治疗、对因治疗等。 1、一般治疗 家长日常可以给予小儿吃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有助于缓解咽痛不适。患病期间还要适当增加饮水量,加快机体新陈代谢,有助于身体恢复。 2、对症治疗 小儿体温高达38.5℃以上时,可以使用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药物退热。发生高
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护理措施
麦坚凝 主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护理措施包括注意休息与隔离、口腔护理、饮食护理等。 1、注意休息与隔离 患者应该以休息为主,避免有剧烈的活动。因为此病具有传染性,治疗期间应该做好隔离措施,以免交叉感染。 2、口腔护理 患病期间应该注重口腔护理,可以在饭后使用温淡盐水或生理盐水漱口,可以保持口腔干净与卫生,有助于病
小儿疱疹性咽峡炎不能吃什么
麦坚凝 主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一般小儿疱疹性咽峡炎不能吃过辣的食物、过硬的食物、过酸的食物等。 1、吃过辣的食物 比如辣椒、红油火锅等,食物中含有大量的辣椒素,可能会对于咽喉、食管黏膜造成刺激,导致疼痛、灼热。 2、过硬的食物 患病后咽部充血,并且咽峡部会出现疱疹,进食锅巴、牛肉干等过硬的食物可能划伤咽部黏膜,导致疱疹破损。 3
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原因
麦坚凝 主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原因是肠道病毒感染。 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以咽峡部疱疹溃疡以及急性发热为主要特征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病毒进入人体后,起初会在咽部及回肠末端复制,复制后会导致短暂的病毒血症,致使病毒经血液循环传播到全身淋巴组织,最终诱发严重的病毒血症,病毒会播散到身体各个脏
小儿疱疹性咽峡炎要多久好
麦坚凝 主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小儿疱疹性咽峡炎一般1-2周可以好。 若小儿的病情较轻,身体抵抗力较好,并且患病后积极治疗,保持饮食规律,不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并且规律用药,则此时好转的时间就比较快,一般是1周。若小儿的病情较重,身体抵抗力较差,并且患病后未及时治疗,饮食、作息不规律,经常吃辣条、生姜、韭菜等辛辣刺激性食物,导致局
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怎么好得快
麦坚凝 主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小儿疱疹性咽峡炎并没有好的快方法,常见的处理方法有休息与观察、补充水分、.物理降温、药物降温、止咳治疗等。 1.休息与观察 患儿应充分休息,避免剧烈运动,以减少体力消耗,有助于身体康复。家长需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变化,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 2.补充水分 家长应鼓励患儿多喝水,保持身体水分充足,有利于毒素
抽筋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怎么治疗
时代 副主任医师
扬州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抽筋就是肌肉痉挛,往往常见于生长发育期青少年或者老年朋友,分为几种情况,比如青少年生长发育快,钙质补充不足,缺钙或者老年朋友钙质吸收不足也缺钙,血钙降低以后或者肌肉里面储存钙盐不够,容易造成肌肉抽搐。大运动量活动,局部肌肉过于疲劳以后,休息状态下有时候也会出现抽搐症状。这种情况下,适当的补钙或者大量运动以后要适量补充电解质,维持体内内环境的平衡。肌肉疲劳,适当做做放松、热敷,就会改善症状。
腿抽筋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怎么治疗
单建林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三甲
一般认为腿抽筋有两种原因,一是骨质疏松,骨质疏松会出现腿抽筋那种现象,尤其见于老年女性朋友。第二可能和下肢的肌肉功能的减退、血运的减退有关,即使没有骨质疏松也会出现肌肉收缩、挛缩,伴随有疼痛。白天不要过度劳累,晚上注意保暖,一般都可以治愈的。骨质疏松以后造成的腿抽筋,要经过比较规范的抗骨质疏松的治疗,结合自身情况来制定合适的方案。
脚抽筋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单建林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三甲
引起脚抽筋的原因有很多,对老年人来说可能是机能衰退、受凉、疲劳等因素导致的,临床上可以称之为骨质疏松造成的腿抽筋。骨质疏松造成的腿抽筋一般还是比较少见的,一定要找专科医生就诊,采取规范的治疗方法,生活中要注意多补充钙质,及时加强营养,注意保暖,避免受凉,保持作息规律。
高热惊厥处理原则
朱玲玲 主任医师
苏北人民医院 三甲
小儿高热惊厥的处理原则首先是止痉,因为是由高热引起来的,所以一方面要退热,另一方面要止痉,止痉要放在首位,可以用地西泮灌肠,也可用鲁米那,鲁米那可以灌肠也可以静脉注射,一般来讲都是肌肉注射。另外,还要对患者进行退热处理,退热可以用退热栓,或也可以进行物理降温治疗。
脑出血后遗症抽搐频繁能治吗
蒋同伯 副主任医师
淮安市中医院 三甲
脑出血后遗症抽搐频繁可以治疗。脑出血后肢体抽出频繁,主要看是否是继发性癫痫,还是肌张力增高的一种抽搐。如果是继发性癫痫,就需要进行抗癫痫治疗。抗癫痫治疗主要是采用卡马西平、丙戊酸钠、托吡酯等药物进行治疗,这些药物基本上能够控制这种抽搐。随着稳定病情的稳定,可以逐渐减药,直至抽搐不再发生。
脑出血后遗症抽搐频繁怎么办
蒋同伯 副主任医师
淮安市中医院 三甲
脑出血后遗症抽搐频繁,如果考虑是癫痫所引起,那么需要抗癫痫治疗。如果口服抗癫痫药效果不好,可以肌注安定或者静脉滴注安定治疗。当症状控制以后可以逐渐减药,由注射剂改成口服药,指导患者病情稳定长期不发。因此,如果脑出血后遗症抽搐频繁,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相关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