蛛网膜颗粒压迹是病吗

来源:民福康

蛛网膜颗粒压迹不是病,属于正常解剖学结构。

蛛网膜颗粒是蛛网膜发育过程中形成的绒毛状突起,并突入到硬脑膜窦内。如果蛛网膜颗粒发展较大,则可能会在颅骨上形成压痕,被称作蛛网膜颗粒压迹。蛛网膜颗粒压迹通常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出现,男性较为常见,一般不影响大脑功能,通常不需处理。蛛网膜颗粒压迹一般位于上矢状窦中线部位,比较接近冠状缝,范围通常不超过冠状缝,其边界较为清晰。脑脊液一般在脑部蛛网膜颗粒部位回吸收,如果蛛网膜粒异常增大,则可能会压迫到颅骨,甚至可造成颅骨明显变薄,并导致颅骨膨隆。通过影像学检查,部分患者增大的蛛网膜颗粒还可压迫静脉窦。

蛛网膜颗粒压迹临床诊断时应注意与颅板肉芽肿、转移瘤、骨髓瘤等疾病相区分。颅板肉芽肿、转移瘤、骨髓瘤可以有穿凿样破坏,且分布无规律,恶性区骨质破坏多不规则,还可伴有软组织肿块。

了解疾病
骨髓瘤
骨髓瘤是一种起源于骨髓浆细胞的恶性肿瘤,多发生在椎体、肋骨、骨盆等部位。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