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心监护有必要做吗

来源:民福康

胎心监护一般有必要做。

胎心监护是指通过胎心监护仪监测胎儿心率的变化,评估胎儿在宫内的安危情况。该项检查能够及时发现胎儿心动过速、心动过缓、胎盘功能不良等问题,有助于医生早期干预,避免病情恶化。

另外,通过胎心监护,医生可以评估胎儿的生长发育情况,确保分娩过程的安全,降低母婴并发症的风险。同时,胎心监护结果可以为医生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提供依据,如顺产或剖宫产,以确保母婴安全。

因此,孕妇在妊娠期间有必要做胎心监护。一般情况下,正常孕妇可以从妊娠36周开始,每周做1次胎心监护。而高危妊娠的孕妇,需要从妊娠32周开始,每天做1-2次胎心监护。其中,高危妊娠孕妇是指存在一些高危因素的孕妇,比如年龄小或者过大、存在不良妊娠分娩史、母儿血型不合等。

为了保证胎心监护成功,建议孕妇在一天中胎动频繁的时间做监护。在检查前,也可以吃些甜食,比如奶油蛋糕、巧克力等,能够促进胎儿活跃。在进行胎心监护时,孕妇应保持放松状态,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因为紧张的情绪可能会影响胎心监护的结果。

了解疾病
胎动
胎动(Fetal movement),是指胎儿在子宫腔里的活动冲击到子宫壁的动作。胎儿在子宫内伸手、踢腿、冲击子宫壁,这就是胎动。怀孕满4个月后,可明显感到胎儿的活动。胎动是临床产前胎儿监护技术中的重要内容之一。胎动的次数多少、快慢强弱等表示胎儿的安危。虽然有多种计数胎动的方案应用于临床,但是尚未确定理想的胎动计数和胎动间隔。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