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双链DNA抗体是什么
抗双链DNA抗体是一种针对双链DNA分子的自身抗体,属于抗核抗体谱中的一种。主要出现在SLE患者的血清中,对SLE患者的组织器官损伤有致病作用。抗双链DNA抗体具有较高的特异性,被认为是SLE的特异性抗体之一,其特异性可达90%。
抗双链DNA抗体的检测方法包括间接免疫荧光法、免疫印迹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等。其中间接免疫荧光法的优点是特异性高,但灵敏度有一定限制。免疫印迹法用于组抗原成分分析,用此方法检测抗ds-DNA抗体敏感性较低。酶联免疫吸附法具有灵敏度高,通常较为准确可靠。
如果患者抗双链DNA抗体阳性,并结合其临床表现,如面部有皮疹、蝴蝶状、光敏性过敏性反应等,则可诊断SLE。此外,抗双链DNA抗体滴度的高低与SLE的疾病活动性密切相关。抗体滴度越高,表明疾病活动性越强,肾脏受损的可能性也越大。病情缓解时,抗体滴度降低或者转阴。
明确患有SLE时,需要遵医嘱使用泼尼松、甲基泼尼松龙等药物,减轻炎症反应,缓解症状,并用环磷酰胺、硫唑嘌呤等药物,调节免疫系统的功能,从而减少疾病活动度。患者治疗期间需要定期复查,配合医生调整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