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停搏常见的原因及治疗

来源:民福康

心脏停搏常见的原因包括呼吸停止、急性心肌梗死主动脉瓣狭窄等,需要根据病因进行治疗,详情如下:

1、呼吸停止

患者因气道异物、溺水窒息等原因导致气道阻塞,使呼吸停止,会使心肌和全身器官组织严重缺氧,造成心脏停搏。

气道异物患者需要及时采取海姆立克急救法,同时拨打急救电话,必要时采取手术取出异物。发生溺水窒息时需要及时实施心肺复苏,后续入院进行专业治疗,有助于恢复心脏停搏的情况。

2、急性心肌梗死

急性心肌梗死是由于冠状动脉阻塞导致心肌供血不足发生缺血坏死所致,可导致心脏停搏。

患者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后需要立即采取急救措施,遵医嘱使用硝酸甘油、美托洛尔、尿激酶等药物,以扩张冠状动脉血管、减少心肌耗氧量、溶解血栓。另外还可以采取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紧急冠状动脉旁路搭桥术等手术方式治疗,恢复心脏搏动。

3、主动脉瓣狭窄

主动脉瓣狭窄是因风湿性心脏病、先天性畸形等原因引起的主动脉瓣开放受限现象,严重时会诱发心源性猝死,导致心脏停搏。

患者可以采取经皮冠状动脉球囊成形术纠正心源性猝死的情况,同时遵医嘱使用硝酸甘油、硝酸异山梨酯、非洛地平等药物改善心肌缺血的症状。

心脏停搏的患者如果及时得到有效治疗,可以脱离生命危险,若治疗不及时,则会威胁生命安全。

了解疾病
心肌缺血
心肌缺血是由冠状动脉狭窄、痉挛或栓塞后导致心肌供血、供养不足而引起一系列症状的病理状态。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