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血性脑卒中怎样治疗
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一般治疗、加强颅内压管理、防治再出血、防治并发症、手术治疗等。
1.一般治疗
监测生命体征,保持呼吸循环稳定,控制体温正常,保持正常血糖、血压水平。
2.加强颅内压管理
保持颅内压正常,可采用甘露醇、螺内酯等药物进行脱水降颅压治疗。对于严重脑积水患者,可以行脑室穿刺引流术缓解症状。
3.防治再出血
患者需要安静卧床休息,保持血压稳定,防止再出血。对于血压过高患者,可适当应用氢氯噻嗪、缬沙坦等降压药物,但要避免血压降得过快、过低,以免影响脑灌注压。
4.防治并发症
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定时翻身、拍背,必要时进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术。同时加强肢体被动活动,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褥疮、肺部感染等并发症。
5.手术治疗
对于严重出血性脑卒中患者,如大脑半球出血量在30ml以上、小脑出血量在10ml以上等,需要尽快进行手术治疗,清除血肿、降低颅内压。
了解疾病
肺部感染
肺部感染一般是指患者肺实质和肺间质发生的感染性疾病。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