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面恐惧症怎么回事怎么办

来源:民福康

赤面恐惧症可能是生物学因素、心理学因素、社会因素、性格因素、年龄因素等因素有关,相关解释如下:

1.生物学因素

去甲肾上腺素系统的功能亢进、5-HT(5-羟色胺)系统敏感性升高、HPA(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过度反应等,都可能是其潜在的发生原因。

2.心理学因素

过分关注和在意别人的评价是赤面恐惧症的基本认知因素。患者往往担心自己在他人面前的表现不佳,从而引发紧张和焦虑。

3.社会因素

成年前的负性经历,如父母婚姻冲突、父母过度保护或抛弃、儿童期虐待、儿童期缺乏与成人的亲近关系、儿童期频繁搬迁、学校表现差等,都可能导致赤面恐惧症的发生。

4.性格因素

赤面恐惧症常好发于性格内向、敏感、缺乏自信的人群。此种人群更容易在社交场合中感到不安和紧张,进而引发脸红和恐惧。

5.年龄因素

赤面恐惧症通常起病于17~30岁,平均发病年龄为15岁,主要是青少年期和成人早期。此年龄段人群正处于社交活动逐渐增多的阶段,所以更容易出现社交焦虑和恐惧。

患者患病后,应该通过社交技能训练、自我调整、适当运动、心理治疗、服用药物治疗等方式治疗,相关解释如下:

1.社交技能训练

通过参加社交活动、练习演讲等方式提高社交技能,增强自信心和应对社交场合的能力。

2.自我调整

患者应学会对脸红采取自然的态度,允许它的出现和存在,不去抗拒和压制。同时,加强自信心的培养,克服自卑心理。

3.适当运动

通过该散步、跳绳、打羽毛球等运动,改善身体活性,调节内分泌功能,有利于病情恢复。

4.心理治疗

通过认知行为疗法、人际治疗法、精神分析疗法、家庭疗法、催眠疗法等治疗方式,改善心理状态,对病情恢复有利。

5.服用药物治疗

若患者病情较重,引起焦虑现象,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盐酸帕罗西汀片、盐酸舍曲林片、盐酸度洛西汀肠溶片等药物缓解焦虑。

如果症状严重影响到日常生活和工作,应及时就医并寻求专业心理医生的帮助。

了解疾病
赤面恐惧症
赤面恐惧症又叫脸红恐惧症。指在人前易脸红。赤面恐惧症患者的身体里常常经历着两个不同自我的战争:一个害羞、懦弱、缺乏自信,一个则强迫自己去改变自己。所以感到生活真是太沉重、太累了,这是患上了一种叫“赤面恐怖症”的心理疾病。赤面恐惧症是一种兼具社交恐惧症和强迫症的心理障碍。往往同当事人的敏感的性格习惯有关。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