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面恐惧症怎么回事怎么办

3819次浏览

赤面恐惧症可能是生物学因素、心理学因素、社会因素、性格因素、年龄因素等因素有关,相关解释如下:

1.生物学因素

去甲肾上腺素系统的功能亢进、5-HT(5-羟色胺)系统敏感性升高、HPA(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过度反应等,都可能是其潜在的发生原因。

2.心理学因素

过分关注和在意别人的评价是赤面恐惧症的基本认知因素。患者往往担心自己在他人面前的表现不佳,从而引发紧张和焦虑。

3.社会因素

成年前的负性经历,如父母婚姻冲突、父母过度保护或抛弃、儿童期虐待、儿童期缺乏与成人的亲近关系、儿童期频繁搬迁、学校表现差等,都可能导致赤面恐惧症的发生。

4.性格因素

赤面恐惧症常好发于性格内向、敏感、缺乏自信的人群。此种人群更容易在社交场合中感到不安和紧张,进而引发脸红和恐惧。

5.年龄因素

赤面恐惧症通常起病于17~30岁,平均发病年龄为15岁,主要是青少年期和成人早期。此年龄段人群正处于社交活动逐渐增多的阶段,因此更容易出现社交焦虑和恐惧。

患者患病后,应该通过社交技能训练、自我调整、适当运动、心理治疗、服用药物治疗等方式治疗,相关解释如下:

1.社交技能训练

通过参加社交活动、练习演讲等方式提高社交技能,增强自信心和应对社交场合的能力。

2.自我调整

患者应学会对脸红采取自然的态度,允许它的出现和存在,不去抗拒和压制。同时,加强自信心的培养,克服自卑心理。

3.适当运动

通过该散步、跳绳、打羽毛球等运动,改善身体活性,调节内分泌功能,有利于病情恢复。

4.心理治疗

通过认知行为疗法、人际治疗法、精神分析疗法、家庭疗法、催眠疗法等治疗方式,改善心理状态,对病情恢复有利。

5.服用药物治疗

若患者病情较重,引起焦虑现象,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盐酸帕罗西汀片、盐酸舍曲林片、盐酸度洛西汀肠溶片等药物缓解焦虑。

如果症状严重影响到日常生活和工作,应及时就医并寻求专业心理医生的帮助。

本内容不能作为治疗依据,如有不适请到医院进行科学治疗
了解疾病
赤面恐惧症
赤面恐惧症又叫脸红恐惧症。指在人前易脸红。赤面恐惧症患者的身体里常常经历着两个不同自我的战争:一个害羞、懦弱、缺乏自信,一个则强迫自己去改变自己。所以感到生活真是太沉重、太累了,这是患上了一种叫“赤面恐怖症”的心理疾病。赤面恐惧症是一种兼具社交恐惧症和强迫症的心理障碍。往往同当事人的敏感的性格习惯有关。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恋爱恐惧症怎么治疗
刘中霖 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三甲
恋爱恐惧症治疗的方式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以及催眠疗法。1.药物治疗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艾司唑仑、阿普唑仑、帕罗西汀等药物控制患者的焦虑以及惊恐发作,使用药物期间需要注意保持稳定的情绪,并注意观察是否存在不适的症状。2.心理治疗主要包括认知治疗、系统脱敏法、暴露疗法、强迫疗法、情景治疗,需要针对患者的自身情况,来选择合适的心理治疗方
赤面恐惧症,怎么办
蒋少艾 主任医师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三甲
赤面恐惧症可通过一般治疗、心理治疗、物理治疗等方式治疗,相关解释如下所示: 1.一般治疗 患者应该避免出现恐惧、担忧等心态,可通过深呼吸、听歌、郊游等方式转移注意力,对病情恢复有益。 2.心理治疗 也可通过认知行为疗法、免疫疗法、心理支持疗法等物理治疗方式改善赤面恐惧症现象。 3.物理治疗 还可通过
赤面恐惧症怎么办才能得到改善
蒋少艾 主任医师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三甲
赤面恐惧症通常可以进行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等。 1.一般治疗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适度运动、规律饮食、充足的睡眠等,对于改善疾病有一定的帮助。 2.药物治疗 若症状严重,可以遵医嘱服用盐酸阿米替林片、盐酸马普替林片、盐酸氟西汀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缓解不适症状。 3.心理治疗 患者可以通过暴
赤面恐惧症怎么治疗
梁军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三甲
赤面恐惧症可以通过学习放松技巧、心理治疗、药物治疗等方式治疗。 1、学习放松技巧 患者可以尝试一些放松技巧来减轻赤面恐惧症,包括深呼吸练习、正念练习等,能够排解不良情绪。 2、心理治疗 认知行为疗法是赤面恐惧症常用的心理治疗方法之一,患者可以通过学习识别和改变负性的思维模式,可以减轻临床症状。 3、
赤面恐惧症治疗方法
梁军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三甲
赤面恐惧症的治疗方法包括放松训练、心理治疗、药物治疗等。 1、放松训练 在紧张情境即将到来之前,可以做深呼吸,使紧张心情得以缓解。也可以在手里拿一本书、一块手帕等,令自己放松,并且有安全感。 2、心理治疗 患者也可配合医生进行心理治疗,例如认知行为治疗、支持治疗等,以改善病情。心理治疗的周期一般较长
怎么治疗赤面恐惧症
梁军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三甲
赤面恐惧症可以通过一般治疗、心理治疗、药物治疗等方式来处理。 1、一般治疗 患者需要放松心情,增强自信心,可以通过深呼吸、冥想等方法来缓解紧张和焦虑情绪。平时可以多参加社交活动,提高社交能力。 2、心理治疗 患者可以接受心理治疗,比如认知行为疗法、森田疗法等,以改善病情。 3、药物治疗 如果患者病情
赤面恐惧症怎么办
刘建成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三甲
有赤面恐惧症可以通过认知行为疗法、系统脱敏法、心理治疗等方法进行治疗。 1、认知行为疗法 患者进行认知行为训练,能够逐渐实现情绪稳定,同时学会正常社交,有利于病情的恢复。 2、系统脱敏法 患者进行系统脱敏法,适当在公众场合进行交流、演讲等,能够逐步改善社交焦虑,继而减少赤面恐惧症的症状。 3、心理治
赤面恐惧症怎么治疗
刘建成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三甲
赤面恐惧症可以通过学习放松技巧、心理治疗、药物治疗等方式治疗。 1、学习放松技巧 患者可以尝试一些放松技巧来减轻赤面恐惧症,包括深呼吸练习、正念练习等,能够排解不良情绪。 2、心理治疗 认知行为疗法是赤面恐惧症常用的心理治疗方法之一,患者可以通过学习识别和改变负性的思维模式,可以减轻临床症状。 3、
赤面恐惧症治疗方法
刘建成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三甲
赤面恐惧症的治疗方法包括放松训练、心理治疗、药物治疗等。 1、放松训练 在紧张情境即将到来之前,可以做深呼吸,使紧张心情得以缓解。也可以在手里拿一本书、一块手帕等,令自己放松,并且有安全感。 2、心理治疗 患者也可配合医生进行心理治疗,例如认知行为治疗、支持治疗等,以改善病情。心理治疗的周期一般较长
怎么治疗赤面恐惧症
刘建成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三甲
赤面恐惧症可以通过一般治疗、心理治疗、药物治疗等方式来处理。 1、一般治疗 患者需要放松心情,增强自信心,可以通过深呼吸、冥想等方法来缓解紧张和焦虑情绪。平时可以多参加社交活动,提高社交能力。 2、心理治疗 患者可以接受心理治疗,比如认知行为疗法、森田疗法等,以改善病情。 3、药物治疗 如果患者病情
什么是恐惧症
陈红梅 副主任医师
北京回龙观医院 三甲
恐惧症是指对特定人、物或者场景有按捺不住恐惧,紧张心理,这种恐惧和紧张可能会使得脸红,或者有心悸、气急、出汗,甚至让血压发生改变,恶心、晕厥等。恐惧症会有一系列外在表现,判断恐惧症需要标准,对特定对象会引起强烈恐惧,有焦虑不安,去竭力回避,和焦虑症不一样,焦虑症没有特定对象,而恐惧有特定明确对象,患者同时会认识到,这种回避反应可能是不必要
恐惧症的病因是什么
陈红梅 副主任医师
北京回龙观医院 三甲
恐惧症确切病因和发病机制目前并不明了,截至目前为止,认为跟生理、心理还有社会因素有关。恐惧症一般好发于青壮年,不具有传染性,但和遗传可能有一定相关性。从脑神经影像学研究发现,恐惧症患者相对于一般人群来说,存在一定生物学基础,前扣带回皮质、杏仁核、海马区域,血流是相对正常人群增强。从神经递质假说来说,也会发现恐惧症患者他体内神经递质出现了失
什么是社交恐惧症
陈红梅 副主任医师
北京回龙观医院 三甲
社交恐惧症又称社交焦虑障碍,特点是明显而持久害怕社交性情境。或者害怕可能诱发使人感到尴尬社交行为和活动。一旦面临这种场景以后,患者往往会觉得手足无措,因此会比较害怕,不敢与人对视,甚至说会出现严重焦虑反应。患者很清楚,这种反应过分,没有必要,但是无法控制,因为害怕在人前出丑,或者害怕难看,会尽力地去回避,这种类似社交场合,回避又反过来影响
怎样消除密集恐惧症
范雅坤 副主任医师
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 三甲
密集恐惧症如果比较严重,会对生活和工作都有影响,患者可以在心理咨询陪伴当中,慢慢去适应一些密集情况或者环境,可以通过图片或者是直接面对这样环境来逐渐适应,这样能够有效缓解面临这样情况所产生的紧张、焦虑、恐惧等症状。另外,也可以采用一些方式方法,比如深呼吸。当出现焦虑、恐惧情绪时,可以采用深呼吸来慢慢放松自己身体和情绪,这样都能够起到很好效
有社交恐惧症怎么克服
范雅坤 副主任医师
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 三甲
可以通过给予积极暗示的方法有效改善,比如经常对着镜子告知自己有很多优点,同时也认为自己比较优秀,给予自己积极暗示能够提升自信。另外,也要在工作和生活中学会方法和技巧,能够有效提高工作效率或者能够更好平衡工作和生活等方法应用,都能够有效改善。如果通过上述方式不能够很好改善,需要及时咨询心理咨询师或者寻求精神科医生帮助改善。
怎样治焦虑恐惧症
范雅坤 副主任医师
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 三甲
诊断为焦虑症或者恐惧症时,一定要根据症状以及病程的长短严重程度,在精神科医生的评估下科学用药物治疗,同时配合心理治疗。症状比较严重的需要住院治疗,症状比较轻的在院外治疗时一定要注意,要有很好的依从性,按时服药,避免擅自停药。治疗过程中出现情绪变化时,能有意识地转移注意力改善。
免费咨询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