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子病是怎么引起的

来源:民福康

从中医角度来看,月子病的发生通常与亡津失血、瘀血内阻、寒湿侵袭、情志失调、房事不节等因素有关,具体如下:

1.亡津失血

分娩过程中,产妇大量失血和津液,导致气血亏虚,身体抵抗力下降,加之产后调养不慎,以致亡津失血,阳气浮散,从而引发月子病,产妇可出现口干舌燥、皮肤干燥、毛发干枯、失眠多梦、大便秘结等症状。

建议产妇多注意饮食调理,适当多摄入富含蛋白质、铁质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如鸡蛋、猪肝、猪血、菠菜等,有助于补血。必要时,可以遵医嘱使用补益气血的药物进行治疗,如八珍颗粒(开水冲服,一次1袋,一日2次)、补中益气丸、八珍丸(大蜜丸,口服,一次一丸,一日2次)等。

2.瘀血内阻

产后子宫复旧不良,瘀血留滞于胞宫,影响气血运行,可导致身体局部疼痛、肿胀等症状。

建议产妇根据恢复情况适当进行轻度运动,如散步、瑜伽等,以促进身体的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必要时,遵医嘱使用活血化瘀药物进行治疗,如益母草颗粒、乌鸡白凤丸(口服,一次6g,一日2次)、血府逐瘀丸等。

3.寒湿侵袭

产后身体虚弱,毛孔开张,如果不注意保暖,易受风寒湿邪侵袭,导致关节疼痛、怕风怕冷等症状。

产妇需要注意保暖,避免受风着凉,尤其是在阴雨天气和寒冷季节,以免加重相关不适。同时,通过泡脚或熏蒸的方式祛除体内的寒湿邪气。必要时,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温经散寒、祛风除湿的药物进行治疗,如藿香正气丸(大蜜丸:一次1丸,一日2次;水蜜丸:一次6g,一日2次;水丸:一次4g,一日2次)、参苓白术散、独活寄生丸等。

4.情志失调

产后情绪波动大,忧虑、悲伤等情绪过度,影响肝气的疏泄,导致气机不畅,气血运行受阻,可引起麻木、抽搐、胀痛等症状。

日常生活中,建议保持心情愉悦,避免过度忧虑和悲伤,多与家人朋友沟通交流。同时,可以遵医嘱使用疏肝解郁、安神定志的中成药进行治疗,如柴胡舒肝丸、解郁安神颗粒(口服,开水冲服,一次5g,一日2次)、丹栀逍遥丸(口服,一次6-9g,一日2次)等。

5.房事不节

产后过早进行性生活,损伤肾气,导致肾精亏虚,影响身体的恢复和健康,产妇可出现四肢乏力、腰酸、嗜睡等症状。

产后应适当节制性生活,避免过早进行性生活和过度劳累。同时,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作息规律。必要时,可以遵医嘱使用补肾益精的中成药,以滋养肾脏和补充肾精,缓解相关不适,常用药物有三肾丸、金匮肾气丸、桂附地黄丸(大蜜丸:一次1丸,一日2次;水蜜丸:一次6g,一日2次;浓缩丸:一次8丸,一日3次;小蜜丸:一次9g,一日2次)等。

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建议及时就医通过中医望诊、闻诊、问诊、切诊等方法进行全面评估,从而诊断引起月子病的原因,方便配合医生积极对症治疗。

了解疾病
月子病
月子病,亦称之为“产后风、月痨、月家痨、月奸病、月中伤、干耳病”等,是妇女在分娩时期,因筋骨腠理大开,身体虚弱,内外空虚不慎风寒侵入而引起的一种病症。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