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可能与遗传因素、心脏疾病、内分泌疾病、药物因素、生活方式等因素有关,可以进行药物治疗、手术治疗,还要注意调整生活方式等。
一.原因
1.遗传因素
某些心律失常与遗传有关,如长QT综合征、Brugada综合征等。这些疾病通常具有家族聚集性,通过基因检测可以明确诊断。
2.心脏疾病
冠心病、心肌病、心脏瓣膜病等心脏疾病可能导致心律失常。这些疾病会影响心脏的结构和功能,从而引发心律失常。
3.内分泌疾病
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减退等内分泌疾病可能导致心律失常。这些疾病会影响体内的激素水平,进而影响心脏的电生理活动。
4.药物因素
某些药物,如抗心律失常药、抗精神病药、抗抑郁药等,可能导致心律失常。在使用这些药物时,需要密切关注心脏电生理活动的变化。
5.生活方式
长期吸烟、饮酒、熬夜等不良生活习惯可能导致心律失常。此外,过度劳累、情绪激动等也可能诱发心律失常。
二.治疗
1.药物治疗
对于不同类型的心律失常,患者可以配合医生采用不同的抗心律失常药物进行治疗,如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钠通道阻滞剂等,控制心率。
2.手术治疗
对于某些心律失常,如房颤、室速等,可以采用射频消融、起搏器植入等非药物治疗方法,通过改变心脏的电生理活动,达到治疗心律失常的目的。
3.调整生活方式
对于由不良生活习惯引起的心律失常,可以通过调整生活方式来预防和治疗,如及时戒烟、限酒。还要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激动等。
此外,对于由心脏疾病、内分泌疾病等引起的心律失常,需要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如冠心病患者需要进行抗缺血治疗、心肌病患者需要进行心肌保护治疗等。如果病情严重,建议患者及时就医,配合医生进行规范治疗。
心脏房颤注意事项
赵鹏 副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心脏房颤的注意事项包括生活方式调整、自我监测、避免诱因等。
1.生活方式调整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于心脏房颤的管理至关重要。戒烟限酒,避免过度劳累和紧张,保证充足的睡眠。控制体重,合理饮食,增加运动量,有助于改善心血管健康。
2.自我监测
学会自我监测心率和脉搏,以便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可以使用家用心率监测设备或定期测量脉搏。如果出现心悸、头晕、呼吸困难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3.避免诱因
尽量避免诱发房颤的因素,如过度饮酒、咖啡因摄入、剧烈运动、情绪激动等。注意气候变化,避免寒冷和炎热的刺激。
冠心病胸闷呼吸困难怎么办
赵鹏 副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冠心病胸闷呼吸困难可以通过休息、药物治疗、心理调整、日常生活管理等来处理。
1.休息
立即停止活动,坐下或躺下休息。
2.药物治疗
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硝酸甘油、普萘洛尔等药物,以扩张冠状动脉,缓解症状。
3.心理调整
保持放松的心态,避免紧张、焦虑等情绪。
4.日常生活管理
低盐、低脂、低糖饮食,多吃蔬菜、水果、粗粮等。吸烟和饮酒会加重冠心病的病情,应戒烟限酒。病情得到控制后应进行适度的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等,但要避免剧烈运动。
42岁不来月经的危害
王姝 副主任医师
北京协和医院 三甲
42岁不来月经的危害有情绪波动、骨质疏松、心血管疾病等。
1.情绪波动
42岁不来月经可能对女性的心理健康造成负面影响。月经不来可能引发焦虑、抑郁等情绪波动,影响女性的日常生活和工作。
2.骨质疏松
雌激素的减少会导致钙质流失加速,增加骨质疏松的风险。骨质疏松可能导致腰酸背痛、关节疼痛等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3.心血管疾病
雌激素的不足还可能影响血管的收缩和舒张功能,从而增加患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可能性。
突然晕厥是什么原因
任毅 副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突然晕厥可能是由于心理因素、心脏原因、血压问题、神经系统问题、血糖问题等原因引起的。
1.心理因素
如过度紧张、恐惧、焦虑等,可能会导致晕厥,通常与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有关。
2.心脏原因
如心律失常、心动过缓、心肌梗死等,导致心脏泵血功能不足,大脑供血不足。
3.血压问题
低血压或高血压急症,引起脑部血液灌注不足或血管破裂。
4.神经系统问题
如癫痫、脑炎等,导致大脑功能异常。
5.血糖问题
低血糖时,大脑能量供应不足,出现晕厥。
乙酰胆碱兴奋还是抑制
任毅 副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乙酰胆碱在生物体内的作用既可以是兴奋性的,也可以是抑制性的,主要取决于其作用的部位和具体的生理过程。
乙酰胆碱在神经肌肉接头处作为兴奋性神经递质,参与肌肉神经突触的信号传递,促进骨骼肌和平滑肌的收缩,如胃肠道平滑肌的蠕动和泌尿系统平滑肌的收缩,这些过程都体现了乙酰胆碱的兴奋性作用。然而,当乙酰胆碱作用于心血管系统时,则表现出抑制性作用,能够降低心肌收缩能力,减慢传导速度,有助于心律失常的改善。
男性尿酸高有什么危害
郝学喜 主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男性尿酸高的危害包括引发痛风、损伤肾脏、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等。
1.引发痛风
尿酸盐结晶在关节及周围组织沉积,可导致痛风发作,出现关节红肿、疼痛、发热等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2.损伤肾脏
过多的尿酸可在肾脏沉积,引起尿酸性肾病,导致肾功能下降,甚至发展为肾衰竭。
3.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
与正常人群相比,尿酸高的男性更容易发生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这可能与尿酸对血管内皮的损伤以及代谢紊乱等有关。
眼白上有黄斑怎么回事
杨丽霞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眼白上有黄斑,可能是色素沉着或结膜变性等原因导致的。
1.色素沉着
结膜下的巨噬细胞会吞噬进入眼内的异物、色素等,未被吞噬的色素会沉着在结膜下,从而形成眼白上的黄斑。
2.结膜变性
结膜下的弹性纤维发生变性,结膜下的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液中的脂蛋白渗出,沉着在结膜下,形成黄斑。
此外,长期暴露在阳光下,紫外线可导致结膜下的弹性纤维变性,进而出现黄斑。长期使用某些药物,如抗心律失常药、抗抑郁药等,也可能导致结膜下的色素沉着。
抗抑郁药吃多了会怎么样
刘建成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三甲
抗抑郁药吃多了可能会产生一系列不良反应,包括但不限于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代谢和内分泌系统、泌尿系统、性功能障碍等方面。
1.神经系统
头晕、嗜睡、震颤、抽搐、共济失调等。
2.心血管系统
体位性低血压、心律失常、QT间期延长等。
3.消化系统
恶心、呕吐、食欲减退、便秘等。
4.代谢和内分泌系统
体重增加、血糖升高、血脂异常等。
5.泌尿系统
尿频、尿急、尿失禁等。
6.性功能障碍
阳痿、性冷淡、射精延迟等。
紫灵芝的功效与作用
王斌 副主任医师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三甲
紫灵芝的功效与作用有止咳平喘、护肝解毒、抗衰老、防治心血管疾病等。
1.止咳平喘
紫灵芝可以补益肺肾之气,具有止咳平喘之效,常用于治疗肺虚咳喘、久咳不止等症状。
2.护肝解毒
紫灵芝能有效促进肝脏对药物、毒物的代谢,降低转氨酶,辅助治疗中毒性肝炎等肝脏疾病。
3.抗衰老
紫灵芝所含的多糖、多肽等成分能够清除自由基,延缓衰老,促进和调整免疫功能,调节代谢平衡。
4.防治心血管病
紫灵芝有助于降低血糖,促进血管内脂肪的代谢,对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有良好的防治作用。
乳腺癌如骨转移是什么症状
汪唐顺 副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乳腺癌如发生骨转移,会引起疼痛、骨折、高钙血症等一系列症状。
1.疼痛
这是乳腺癌骨转移最常见的症状,通常表现为逐渐加重的疼痛,尤其是在夜间或休息时更为明显。疼痛可能会影响患者的睡眠、日常生活和活动能力。
2.骨折
乳腺癌骨转移可能导致骨骼的脆弱和易碎,增加骨折的风险。轻微的外力或日常活动可能导致骨折,如肋骨骨折、脊柱压缩性骨折等。
3.高钙血症
当骨转移破坏了大量的骨骼组织时,可能会释放出过多的钙进入血液循环,导致高钙血症。高钙血症可引起一系列症状,如恶心、呕吐、口渴、多尿、疲劳、心律失常等。严重的高钙血症可能危及生命。
冠心病可以治愈吗
刘红旭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三甲
冠心病不能彻底治愈,但是通过积极系统的治疗可以控制病情。冠心病主要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血管官腔狭窄,一般冠心病的治疗方法有三种,一种是药物治疗,是最基础的治疗;第二种是手术介入治疗;第三种是手术治疗。药物治疗包括服用抗血小板药物、调脂类药物、硝酸酯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及钙通道阻滞剂等;手术介入治疗包括安放心脏支架和球囊扩张;再有就是外科手术搭桥治疗,一般用于血管狭窄程度比较严重而且病变复杂的患者。冠心病患者通常需要终身服药,改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避免过度劳累,戒烟戒酒。
确诊冠心病要做哪些检查
刘红旭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三甲
确诊冠心病前根据需要做心电图、动态心电图、运动心电图、心脏超声、冠状动脉CTA和心脏造影等检查。1、心电图如果出现胸疼胸闷的情况,首选进行心电图无创检查,如果心电图出现T波改变或者ST段压低,那么可能提示有冠心病的风险,必要时做动态心电图和运动心电图。2、心脏彩超心脏彩超是心脏的辅助检查,心脏彩超能观察到心脏的结构和功能有无异常,如果患者心肌缺血,彩超就会表现为心脏节段性运动异常。3、冠状动脉CTA冠状动脉CTA需要注射造影剂,通过多排螺旋CT做心脏的检查,CTA能观察到冠状动脉是否有钙化、硬化、血管堵塞以及狭窄程度,可以进一步明确堵塞程度。冠状动脉CTA结束后应多喝水,排出体内的造影剂。4、冠状动脉造影冠状动脉造影和冠状动脉CTA有些相似,冠状动脉造影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冠状动脉造影是通过手部或腿部的动脉放置导管,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冠状动脉是否有狭窄,如果狭窄程度超过70%,结合临床症状,医生可能会在检查过程中进行介入治疗,球囊扩张或安放支架。
冠心病的预防措施
汤哲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三甲
冠心病的预防主要是根据一些危险因素或者是高风险人群来积极开展预防,比如说冠心病容易发生在老年人,老年人、高龄的人,尤其还有女性绝经期后,这些都是冠心病的高风险人群,这些人群要积极的进行预防,对动脉硬化等等相关的危险因素进行积极干预。对于有动脉硬化疾病这些因素存在,要积极控制,也就是要对一些比如三高指标,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等等要进行积极的控制。再一个就是对于体重的控制,肥胖也是冠心病的风险因素,所以要对体重进行积极控制。最主要生活调养,生活方式要注意改变,保持一个良好的生活方式,包括清淡饮食,少吃高脂油腻的东西,少吃高盐的,控制血压,积极的做一些运动,保持身体活动,控制体重,还有限制烟、酒等等,多方面来进行预防冠心病。
达比加群治疗房颤吗
程轶 副主任医师
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甲
达比加群并不治疗房颤。达比加群是抗凝药物,只是用于预防因为房颤导致左心来源的血栓引起全身动脉血栓,所以仅预防因房颤导致的全身动脉栓塞。房颤患者的药物治疗,应该在医生指导下,选择较为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应该避免私自滥用药物。
心肌病是怎么回事
程轶 副主任医师
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甲
心肌病是一组异质性心肌疾病,有不同病因,遗传性病因较多见引起的心肌病变,导致心肌机械或心电功能障碍,表现为心史肥厚或扩张。心肌病可局限于心脏本身,也可为系统性疾病的部分表现,最终可导致心脏性死亡或进行性心力衰竭。其他心血管疾病继发心肌病,导致病理性改变不属于心肌病范畴,比如心脏瓣膜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冠心病导致的心肌病变不属于心肌病。目前心肌病分类如下:第一、遗传性心肌病,比如肥厚性心肌病、右心室发育不良心肌病、左心室致密化不全、糖原贮积症、先天性传导阻滞、线粒体疾病。第二、混合性心肌病,比如扩张型心肌病、限制型心肌病。第三、获得性心肌病,比如感染性心肌病、心动过速性疾病、心脏气球样变、围生期心肌病。
房颤治疗
程轶 副主任医师
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甲
房颤抗凝治疗,因为房颤栓塞发生率比较高,对于合并瓣膜病需要应用华法林抗凝,常用抗凝药是华法林。转复窦律并且维持窦性心律,将房颤转复为窦性心律方法包括药物转复、电转复或者导管消融术。另外,外科迷宫手术也可以用于维持窦律,而且有较高成功率。此外,需要控制心室率。近年来研究表明,持续性房颤选择减慢心室率的同时,注意血栓栓塞预防,预后与经复律后维持窦律患者并无显著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