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不齐的症状及危害
心律不齐指心律失常,心律失常的症状包括心悸、头晕、视物模糊、呼吸困难、晕厥等,解释如下:
1.心悸
心律失常导致心脏的窦房结释放的神经冲动异常,使心肌的收缩频率和节律紊乱。使心跳出现过慢、过快或不规律的改变,导致患者感到心悸。
2.头晕
心律失常导致心脏泵血功能下降,影响脑部血液供应。脑部血液供应减少可导致脑部缺氧,进而引发头晕症状。对于脑血管发生病变的患者,心律失常可能进一步加重脑供血不足,导致更严重的头晕。
3.视物模糊
心律失常影响眼部血液供应,导致视网膜等视觉器官功能下降。能使视觉信号传递受阻,进而引发视物模糊。
4.呼吸困难
心律失常可导致心脏泵血功能下降,影响全身血液循环。引起肺部功能下降,进而引发呼吸困难。
5.晕厥
严重的心律失常如快速心房颤动、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等,可能导致心脏泵血功能严重受损。引起脑缺血,导致晕厥发生。
心律失常的危害包括血液循环失常、心肌缺血、血栓栓塞、心力衰竭、猝死等,解释如下:
1.血液循环失常
心律失常导致心脏节律不规则,心房和心室无法有效协调收缩,使得心脏泵血功能下降。导致血液在心脏内滞留,以及向外输送的血液量减少,进而影响全身各器官的血液供应。
2.心肌缺血
心律失常会导致心脏耗氧增加,而供应心脏的冠状动脉可能存在病变,导致供血不足,引起心肌缺血。
3.血栓栓塞
心律失常会使血液积聚在心脏,使血小板凝固,容易发生血栓栓塞,引起脑栓塞、肾动脉栓塞等血管堵塞类疾病。
4.心力衰竭
心律失常使心脏需要更频繁地收缩以维持足够的血液输出,增加心脏的负担。长期如此,心脏肌肉会逐渐变得肥厚,收缩功能下降,导致心力衰竭。
5.猝死
心室扑动、心室颤动等心律失常会导致心室速度加快,阻滞传导受到阻碍,使心脏无法有效泵血。当心脏无法维持足够的血液输出时,就会导致全身各器官缺血缺氧,引发猝死。
在出现心律失常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并接受专业医生的检查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