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褥感染怎么办
产褥感染是指分娩时及产褥期生殖道受病原体感染,引起局部和全身的炎症反应,是产妇死亡的四大原因之一。针对产褥感染,可以采取一般治疗、抗生素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措施。
1.一般治疗
患者应确保有足够的休息时间,有助于身体恢复。在感染未完全控制前,建议暂停母乳喂养,以免病原体通过乳汁传播给婴儿。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勤换内裤和消毒纸垫,减少细菌滋生。
2.抗生素治疗
根据病原体种类和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进行治疗。常用抗生素包括青霉素、链霉素、甲硝唑等。
3.物理治疗
对于产褥感染后出现的腹部疼痛、恶心等不适症状,可以通过热敷、按摩等物理方式来缓解。红外线、微波治疗采用红外线、微波等物理疗法,有助于炎症的吸收和消散。
4.手术治疗
对于严重感染的子宫,经过积极治疗无效,且出现无法控制的出血、败血症或脓毒血症时,应及时进行子宫切除术以抢救生命。
了解疾病
产褥感染
产褥感染是指发生于产褥期的感染性疾病,通常发生于产妇群体,临床上将产妇生产后至全身除乳腺外器官恢复至孕前的一段时间称为产褥期,通常在6周左右,孕妇此时体质较差,易出现感染。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