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产后出血
产后出血是指产妇在产后24小时内,阴道出血量超过500ml或剖宫产术后出血量超过1000ml的一种严重并发症,会对产妇生命造成严重威胁。
产后出血主要原因有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裂伤及凝血功能障碍,其中以子宫收缩乏力最为常见。这些原因往往并非单独存在,而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或互为因果。产后出血的症状与出血原因、失血量和失血速度等因素密切相关,主要表现为胎儿和胎盘娩出后阴道流血。如果失血过多,可能会出现休克和贫血症状,如头晕、乏力、面色苍白、精神烦躁、四肢湿冷等。
产后出血患者主要通过使用促进子宫收缩类药物、止血药物来达到治疗效果,同时要注意避免感染。缩宫素是预防和治疗产后出血的一线药物,主要通过注射给药。此外,还可应用前列腺素制剂,常用药物有米索前列醇、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等。如果常规药物治疗(如宫缩剂止血)失败,可遵医嘱使用氨甲环酸来止血,并给予足量抗生素以预防感染。对于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在难以止血的情况下,应进行手术治疗,如宫腔填塞术、子宫压迫缝合术、盆腔血管结扎术等。
产妇应注意室内通风,避免着凉感冒,注意产褥期个人卫生,及时清洗会阴,避免细菌感染,勤换卫生棉或卫生巾等个人生活用品,注意定时观察恶露情况,预防晚期产后出血,对于再次出血应及时就医。
了解疾病
阴道出血
阴道出血主要是指来自患者生殖系统任何部位的出血,主要是由于内分泌失调、胎盘早剥、宫颈息肉、子宫内膜炎、盆腔炎、阴道炎、宫颈炎、子宫肌瘤、宫颈癌等原因引起的。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