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质性心脏病病因与治疗方法
器质性心脏病是指心脏本身结构或功能发生异常改变,导致心脏机能障碍的一类心脏疾病的统称。其病因复杂多样,常见的包括先天性心脏病、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等,其治疗方法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介入治疗、手术治疗等。
一.病因
1.先天性心脏病
主要由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所致。环境因素如妊娠早期感染病毒、服用药物、环境污染、射线辐射等,都可能影响胎儿心脏的正常发育。
2.冠心病
冠心病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包括年龄、性别、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超重、肥胖、吸烟、家族史等。
3.高血压性心脏病
长期血压控制不佳导致左心室肥厚,进而引发心脏结构和功能的改变。
4.风湿性心脏病
风湿性心脏病由风湿热引起,主要累及心脏瓣膜,导致瓣膜病变和心功能失代偿。
二.治疗
1.一般治疗
包括均衡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压力管理等,有助于改善血脂异常、控制体重及血压水平,进而降低心肌耗氧量,缓解不适症状。
2.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心脏病的治疗基础,常用药物有地高辛、螺内酯、氢氯噻嗪、阿司匹林、美托洛尔等,可以帮助缓解症状、控制病情进展、预防并发症,可遵医嘱用药。
3.介入治疗
比如冠状动脉造影、冠状动脉支架植入、冠状动脉球囊扩张等,可用于改善冠状动脉狭窄或堵塞;射频消融术可用于治疗心律失常,如室上性心动过速、房颤等。
4.外科手术治疗
当内科治疗和介入治疗无效时,可采用外科手术,如心脏瓣膜置换术、冠状动脉搭桥术、心脏移植术等。
了解疾病
房颤
房颤一般指心房颤动,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是严重的心房电活动紊乱。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