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大细胞性贫血
大细胞性贫血,又称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是一种营养性贫血,主要由体内叶酸或维生素B12浓度不足引起。正常情况下,红细胞的平均体积在80-100fl,当红细胞平均体积超过100fl时,即被诊断为大细胞性贫血。这种贫血的特点是红细胞体积增大,细胞核明显增大,导致红细胞形态异常。
大细胞性贫血的常见原因包括叶酸或维生素B12缺乏,这两种维生素是红细胞DNA正常增殖和分裂所必需的,缺乏时会导致红细胞生成障碍,从而引发贫血。骨髓是红细胞生成的主要场所,骨髓疾病会影响红细胞的生成和分化,进而导致贫血。遗传性疾病如地中海贫血等,也可能导致大细胞性贫血的发生。
大细胞性贫血的临床表现多样,可能包括面色偏黄、疲乏无力、食欲不振、毛发稀疏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影响神经系统,出现手足麻木、平衡困难、记忆力下降、失眠等症状。治疗大细胞性贫血的关键是找到病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同时积极补充维生素B12和叶酸,加强营养,预防营养摄入不良。
了解疾病
失眠
失眠是常见的睡眠障碍类型之一,以人体睡眠的质和量异常为主,表现为睡眠的启动和维持困难。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