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呼吸声音粗重呼哧呼哧的怎么回事,怎么办
婴儿呼吸声音粗重呼哧呼哧的,一般和多种因素相关,包括喉软骨发育不全、鼻腔分泌物堵塞、上呼吸道感染、过敏、哮喘等,常用的治疗方法为一般治疗、药物治疗、雾化治疗、物理治疗等。
1.喉软骨发育不全
喉软骨发育不全是指婴儿喉部的软骨结构尚未发育完全,导致喉腔相对狭窄。当婴儿呼吸或哭闹时,气流通过狭窄的喉腔会产生涡流,从而会产生呼哧呼哧的声音。这种情况通常在早产儿或低体重儿中更为常见,并随着婴儿的成长和发育逐渐改善。
由于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所以一般无需进行特殊处理,随着年龄增长,这种情况通常会自然改善,不用担心。建议家长定期带婴儿随访儿科医生,评估喉软骨的发育情况。
2.鼻腔分泌物堵塞
婴儿的鼻腔相对狭窄,且黏膜娇嫩,容易受冷空气、灰尘等外界刺激而产生分泌物。当分泌物增多并堵塞鼻腔时,则会影响婴儿的呼吸畅通,从而呼吸时会有呼哧呼哧的声音。
建议家长定期清理婴儿鼻腔,可以使用生理盐水滴鼻,能够软化并稀释鼻腔分泌物,随后可以用吸鼻器轻轻吸出。平时保持室内适宜的湿度,有助于减少鼻腔干燥和分泌物产生,进而改善婴儿呼吸声重的问题。
3.上呼吸道感染
上呼吸道感染时,由于炎症刺激,容易导致呼吸道黏膜充血、水肿,分泌物增多,这些变化会阻塞呼吸道,影响婴儿的呼吸功能,导致呼吸变得沉重。
建议保持室内空气流通,让婴儿充分休息,每天补充500ml左右的水分,有助于改善免疫力,对病情恢复有一定的帮助。根据病原体类型,可以遵医嘱使用利巴韦林、阿昔洛韦、更昔洛韦等抗病毒药物或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头孢克洛、头孢克肟等抗菌药物,可以杀灭致病菌,控制病情发展。待上呼吸道感染问题恢复后,相应的不适症状也会消失。
4.过敏
婴儿对食物、药物、尘螨、花粉等过敏原产生过敏反应时,会导致鼻腔黏膜发生慢性炎症,刺激鼻腔黏膜下的腺体,使得分泌物增多,形成过多的黏液。这些黏液会堵塞鼻腔通道,引起鼻塞,进一步诱发呼吸不畅。
这种情况下需要避免接触过敏原,同时要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定期清洁婴儿用品。症状严重时,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地氯雷他定、左西替利嗪、苯海拉明等药物起到抗过敏的作用,促进症状的消退。
5.哮喘
哮喘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主要影响气道。当哮喘发作时,气道黏膜会出现水肿,平滑肌收缩,导致气道狭窄,影响呼吸畅通。这种炎症和水肿不仅限于气道,还容易扩展到鼻腔,导致鼻腔黏膜水肿,从而引发鼻塞,总体病情相对严重。
对于哮喘的婴儿,日常需要避免诱发因素,如冷空气、烟雾、尘螨等,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可以减少哮喘发作和鼻塞症状的发生。同时,遵医嘱使用沙丁胺醇、特布他林、布地奈德等药物进行雾化治疗,可以快速缓解气道痉挛和炎症。另外,家长应定期清理婴儿的鼻腔,使用生理盐水滴鼻或洗鼻器清洗鼻腔,有助于保持鼻腔通畅,从而改善婴儿的呼吸状态。
日常生活当中,需要确保婴儿有充足的睡眠时间(每天15-17小时),同时根据天气变化适当增减衣物,避免过热或受凉,以确保免疫系统和身体机能的发育。如果发现婴儿呼吸声音粗重,并伴有其他症状,如发热、咳嗽、呼吸困难、肤色变化等,应及时就医诊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