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坏死是怎么引起的

来源:民福康

骨坏死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比如创伤因素、长期大量使用激素、酗酒、其他因素等。

1.创伤因素

比如股骨颈骨折、髋关节脱位等,这些创伤可能会损伤骨的血液供应,尤其是股骨颈骨折后,容易引发股骨头坏死。当发生骨折或脱位时,供应股骨头的血管可能会受到牵拉、扭曲甚至断裂,导致血液无法正常到达股骨头,从而逐渐出现骨坏死。

2.长期大量使用激素

例如在治疗某些疾病时,如自身免疫性疾病、肾病等,需要长期或大剂量使用糖皮质激素。激素可引起脂肪代谢紊乱,导致骨髓内脂肪细胞增生、肥大,压迫骨内的血管,同时激素还可能使血管内皮细胞受损、血管栓塞等,最终造成骨缺血坏死。

3.酗酒

长期酗酒会增加骨坏死的风险。酒精可影响肝脏功能,导致脂肪代谢异常,使血液中游离脂肪酸增多,这些脂肪酸容易在血管内沉积,引起血管栓塞,影响骨的血液供应。此外,酒精还可能对骨细胞直接产生毒性作用,促进骨坏死的发生。

4.其他因素

某些血液系统疾病,如镰状细胞贫血、系统性红斑狼疮等,也可能并发骨坏死。此外,髋关节发育不良等解剖结构异常也可能增加骨坏死的发生几率。

总之,骨坏死的原因较为复杂,不同部位的骨坏死可能有不同的诱发因素。了解这些原因有助于早期发现和预防骨坏死的发生。如果怀疑有骨坏死,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检查和诊断,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了解疾病
股骨颈骨折
患者股骨头以下、股骨颈基底部以上受到直接或者间接的暴力,从而发生骨折,也就是股骨颈骨折。此种骨折是老年人比较常见的骨折。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