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主要症状有哪些,什么时候手术合适
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主要症状有呕吐、胃蠕动波、右上腹肿块、体重不增等,一般在出生后2-4周做手术较为合适。
一.主要症状
1.呕吐
出生后2-4周出现,少数在出生后1周出现,也有迟至出生后2-3个月才出现呕吐的。开始时为溢奶,逐渐加重,每次喂奶后15-30分钟即发生喷射性呕吐,吐出物为奶汁,不含胆汁。
2.胃蠕动波
患儿于上腹部可见胃蠕动波,自左肋缘下向右推进,至幽门部消失。
3.右上腹肿块
于右上腹肋缘下可触及橄榄样肿块,质地硬,呈囊性,光滑,有一定弹性,可移动,无压痛。
4.体重不增
由于呕吐频繁,患儿摄入不足,可出现体重不增或下降。
二.手术时机
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手术治疗时机一般选择在生后2-4周。如果患儿呕吐严重,出现脱水、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或经过保守治疗(禁食、胃肠减压、补液、纠正电解质紊乱等)无效,应及时手术治疗。手术治疗的目的是解除幽门狭窄,恢复胃的正常排空功能。
了解疾病
电解质紊乱
电解质紊乱是指人体内的电解质处于不平衡的状态,临床上按照电解质的类型将电解质紊乱分为钠代谢紊乱、钾代谢紊乱、钙代谢紊乱、镁代谢紊乱和磷代谢紊乱。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