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底凹陷症诊断标准是什么,主要表现有哪些
颅底凹陷症的诊断标准主要依赖影像学检查,患者可出现头颈肩部疼痛、站立及行走不稳、眩晕、神经受损症状等。
一.诊断标准
颅底凹陷症的诊断主要依赖影像学检查,特别是X线检查和核磁共振检查。通过测量标志性结构,可以确定是否存在颅底凹陷及其程度。常用的诊断标准包括齿状突顶端高出钱氏线3毫米以上,或者高出麦氏线6毫米以上,以及Bull角大于13°,这些标准是通过测量颅颈交界处的特定结构得出的。
二.症状
1.头颈肩部疼痛
由于颈神经受到刺激,患者可能感到头颈肩部疼痛,颈部活动受限,并伴有相邻部位的放射痛。
2.站立及行走不稳
小脑受压可能导致小脑性共济失调,表现为站立不稳、步态不稳、左右摇摆,甚至摔倒倾向。
3.眩晕
眩晕发作时可感觉周围物体在转动,不能睁眼、头昏眼花,可伴有耳鸣和水平型眼球震颤。
4.神经受损症状
包括肢体痉挛性瘫痪、吞咽困难、构音障碍等。这些症状可能由于脑干、延髓受压或神经结构异常引起。
了解疾病
瘫痪
瘫痪是随意运动功能的减低或丧失,是神经系统常见的症状,是神经、神经肌肉接头或肌肉疾病所致。应针对导致随意运动障碍的原发病进行治疗,同时给予康复治疗。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