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颅底凹陷症

来源:民福康

颅底凹陷症是指压迫颅颈交接区神经组织产生的临床综合征

颅底凹陷症是一种先天性的颅颈交界区畸形,主要是由于枕骨大孔周围的颅底骨向上陷入颅腔,迫使其下方的寰枢椎(齿状突)升高进入颅底。该病症可能伴随其他部位的骨发育异常和神经结构畸形,如椎体分节障碍、寰椎融合障碍、Chiari畸形、小脑扁桃体下疝和脊髓积水等,这些畸形在颅底凹陷症患者中的发生率约为30%。此外,颅底凹陷症的临床表现多样,可能包括眼球震颤、眩晕、共济失调、四肢和躯干运动和感觉障碍等。严重情况下,患者还可能出现呼吸抑制和睡眠性呼吸困难等症状。

了解疾病
共济失调
人体的正常运动,是在大脑皮质运动区,皮质的基底核,前庭迷路系统,深部感觉、视觉等共同参与下完成运动的平衡和协调,称为共济运动。这些结构的病变导致协调发生碍,称为共济失调。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