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特殊检查包括踝肱指数(ABI)测定、血管超声检查、CT血管造影(CTA)、磁共振血管造影(MR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
一.踝肱指数(ABI)测定
1.ABI定义
ABI是指踝部动脉收缩压与肱动脉收缩压的比值。
2.检查方法
患者仰卧位,休息15分钟后,使用多普勒超声仪测量双侧胫后动脉和足背动脉的收缩压,取平均值。同时,测量双侧肱动脉的收缩压,取平均值。ABI=胫后动脉或足背动脉收缩压/肱动脉收缩压。
3.临床意义
ABI<0.9提示下肢动脉存在缺血性病变。ABI越低,提示下肢动脉狭窄或闭塞越严重。
二.血管超声检查
1.检查原理
通过超声探头探测血管内的血流情况,评估血管的形态、结构和血流速度。
2.检查部位
包括颈动脉、椎动脉、锁骨下动脉、肾动脉、下肢动脉等。
3.临床意义
可检测血管狭窄、斑块形成、闭塞等病变,评估血管的通畅性和血流动力学改变。
三.CT血管造影(CTA)
1.检查原理
静脉注射造影剂后,利用螺旋CT对血管进行断层扫描,重建血管图像。
2.检查部位
颈部、胸部、腹部和四肢血管等。
3.临床意义
能清晰显示血管的形态、结构和狭窄程度,对血管病变的定位和定性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四.磁共振血管造影(MRA)
1.检查原理
通过磁共振成像技术显示血管的形态和血流情况。
2.检查部位
与CTA类似。
3.临床意义
可用于评估血管的通畅性和狭窄程度,对血管疾病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优势。
五.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
1.检查原理
将造影剂注入血管,在X线透视下动态观察血管的显影情况。
2.检查部位
同上。
3.临床意义
是诊断血管疾病的“金标准”,可直观地显示血管的病变部位、范围和程度,同时可进行介入治疗。
了解患者的全身情况,评估动脉硬化的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