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黄疸型肝炎会传染家人吗
急性黄疸型肝炎是否会传染家人,主要取决于导致肝炎的病因。
甲型和戊型肝炎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通常在发病前15天至发病后1周从粪便中排出病毒,发病2周后逐渐减少。在此期间,患者的日常生活用品,如餐具、牙具、刮面刀等,可能带有病毒,具有传染性。如果家人接触了这些物品,且口腔或胃肠道有破损,就有可能被感染。因此,对于甲型和戊型肝炎患者,需要注意隔离,患者使用的餐具应单独清洗、消毒,并与家人分开使用。
而乙型、丙型和丁型肝炎主要通过血液、性接触和母婴传播。一般的日常生活接触,如拥抱、握手、一起吃饭等,不会传染这些类型的肝炎。但是,如果家人的皮肤或黏膜有破损,接触了患者的血液或体液,就有可能被感染。因此,对于乙型、丙型和丁型肝炎患者,需要注意个人卫生,避免共用牙刷、剃须刀等可能导致出血的物品。同时,患者的性伴侣也应该进行乙肝五项检查,如果没有乙肝表面抗体,应及时接种乙肝疫苗。
此外,对于孕妇来说,如果患有急性黄疸型肝炎,特别是乙型、丙型和丁型肝炎,有可能会将病毒传染给胎儿或新生儿。因此,对于患有这些类型肝炎的孕妇,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抗病毒治疗,并在婴儿出生后及时接种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以预防乙肝病毒的感染。
了解疾病
肝病
肝病是指发生在肝脏部位疾病的总称,肝病包括多种类型,常见的肝病有肝炎、肝硬化、肝癌等。引起肝病的原因比较多,比如病毒感染、长期过量饮酒、药物作用、免疫因素等。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