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骨质疏松症的药物
治疗骨质疏松症的药物主要有双膦酸盐类药物、降钙素类药物、雌激素类药物、甲状旁腺素类药物、维生素D及其类似物、锶盐类药物等。
1.双膦酸盐类药物
这类药物可以抑制破骨细胞的活性,减少骨吸收,从而增加骨密度,降低骨折风险。常见的双膦酸盐类药物包括阿仑膦酸钠、唑来膦酸等。使用时需注意,应在清晨空腹时服用,并用200-300ml白开水送服,服药后30分钟内避免平卧,以免引起食管炎。此外,双膦酸盐类药物可能会导致胃肠道不适、过敏反应等副作用,长期使用还可能影响肾功能。
2.降钙素类药物
降钙素可以抑制破骨细胞的活性,缓解骨痛,增加骨密度。常见的降钙素类药物有鲑鱼降钙素、鳗鱼降钙素等。使用时需注意,鲑鱼降钙素通常需要皮下注射,而鳗鱼降钙素可以鼻腔喷雾使用。降钙素类药物可能会引起面部潮红、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偶见过敏反应。
3.雌激素类药物
雌激素可以促进骨形成,减少骨丢失,适用于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症的治疗。使用雌激素类药物时需注意,可能会增加乳腺癌、子宫内膜癌等疾病的风险,因此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并定期进行妇科检查。
4.甲状旁腺素类药物
甲状旁腺素可以促进骨形成,增加骨密度,降低骨折风险。只有特立帕肽一种甲状旁腺素类药物获批用于临床。使用时需注意,特立帕肽需要皮下注射,每天一次,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头痛、恶心等不良反应。
5.维生素D及其类似物
维生素D可以促进钙的吸收和利用,增加骨密度。常见的维生素D及其类似物包括维生素D3、骨化三醇等。使用时需注意,维生素D补充剂不能替代阳光照射,过量补充可能会导致高钙血症等不良反应。
6.锶盐类药物
锶盐类药物可以抑制骨吸收,增加骨密度,降低骨折风险。只有雷奈酸锶获批用于临床。使用时需注意,雷奈酸锶可能会引起胃肠道不适、过敏反应等不良反应。
骨质疏松症患者容易发生跌倒,应注意避免跌倒,尤其是在服用某些药物期间。在使用药物治疗时,应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使用,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和禁忌症,并定期进行复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