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性心动过缓的病因及症状
窦性心动过缓的病因通常包括生理性原因、药物作用、心脏疾病、内分泌和代谢异常等,症状则包括头晕、乏力与易疲劳、心悸、胸闷与气短、晕厥等。
一、病因
1、生理性原因
窦性心动过缓在某些特定人群中较为常见,如长期进行体育锻炼或重体力劳动的人、运动员、睡眠状态下的健康人以及老年人。这些人群的心率可能天生较慢,尤其在休息和静息状态时更为明显,通常与迷走神经张力增高有关。
2、药物作用
某些药物可导致窦性心动过缓,如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洋地黄类药物、胺碘酮、普罗帕酮、利舍平等。这些药物可能影响心脏的电生理功能,导致心率减慢。
3、心脏疾病
多种心脏疾病可引起窦性心动过缓,包括冠心病、心肌炎、心肌病等。这些疾病可能导致心脏的电生理异常或迷走神经张力过高,从而引起心动过缓。此外,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也是窦性心动过缓的常见病因,多由窦房结变性、纤维化等所致。
4、内分泌和代谢异常
甲状腺功能减退、肾上腺功能低下等内分泌疾病,以及血钾水平异常、电解质不平衡等代谢问题,也可能导致窦性心动过缓。这些疾病可影响心脏的搏动频率,使其下降。
二、症状
1、头晕
窦性心动过缓导致心脏泵出的血液量减少,脑部供血相应降低,从而引发头晕症状。患者可能会感到头部昏沉、眩晕,且在改变体位时症状可能加重。
2、乏力与易疲劳
由于心脏跳动缓慢,无法为身体提供足够的氧气和能量,患者会出现乏力感,容易感到疲劳。即使是进行轻微的体力活动,也会感到力不从心。
3、心悸
尽管心率减慢,但心脏的节律可能发生变化,出现不规则的跳动,导致患者感到心悸。心悸可能表现为心跳的不适感、心慌,或感觉心脏跳动异常强烈或不规律。
4、胸闷与气短
心脏泵血功能下降会导致肺部血液灌注不足,氧气交换受影响,从而引发胸闷症状。这种胸闷可能是持续性的,也可能在活动后加重,严重时会伴有呼吸困难。
5、晕厥
在严重窦性心动过缓的情况下,脑部供血严重不足,可能导致短暂的意识丧失,即晕厥。晕厥通常是突然发生的,患者在短时间内失去知觉,倒地不起,恢复意识后可能仍感到虚弱和不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