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抓病是什么病

来源:民福康

猫抓病是一种由汉塞巴尔通体经猫抓、咬后侵入人体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

汉塞巴尔通体是猫抓病的主要病原体。这种病原体主要存在于猫的口腔和咽部,当猫舔舐爪子后,其爪子上可能携带病原体。人被感染的猫抓、咬后,就容易感染猫抓病。被感染后,患者可能首先在被抓咬处出现红斑、丘疹等,随后可能出现局部淋巴结肿大,常见于腋下、颈部、腹股沟等部位,伴有疼痛。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发热、乏力、头痛等全身症状。病情严重者可能出现脑炎、脑膜炎、视网膜病变等并发症。

要预防猫抓病,首先要注意避免被猫抓咬,尤其是流浪猫。定期为家养猫清洁、驱虫。如果被猫抓咬后,应及时清洗伤口,并密切观察症状,如有异常及时就医。同时,对于免疫功能低下者,如艾滋病患者、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者等,应格外注意预防。

了解疾病
丘疹
丘疹一般是指直径不超过1厘米,形状和颜色多样化,高出于皮肤表面的实质性、局限性皮肤损害。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