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2.5以下是什么意思,严重吗

来源:民福康

骨质疏松是一种以骨量低下、骨微结构损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2.5是骨质疏松诊断中常用的T值,当T低于-2.5时,提示存在骨质疏松,相对较为严重。

骨质疏松的严重程度可以根据骨密度值(T值)进行评估,具体分析,T值≥-1.0为正常;-2.5<T值<-1.0为骨量减少;T值≤-2.5为骨质疏松;T值≤-2.5合并脆性骨折为严重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症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多见于绝经后女性和老年男性。常见症状包括疼痛、脊柱变形和发生脆性骨折等。脆性骨折是指在日常活动或轻微创伤情况下发生的骨折,常见部位包括髋部、椎体、桡骨远端等。

了解疾病
疼痛
疼痛是一种令人不快的感觉和情绪上的感受,伴有实质上的或潜在的组织损伤,它是一种主观感受。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