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如何治疗下消化道出血
中医治疗下消化道出血通常采用辨证论治的方法,根据不同的证型选择不同的治疗方剂,例如血热妄行证、气虚不摄证、瘀阻胃络证等。
1.血热妄行证
血色鲜红,大便干结,口苦口干,舌红苔黄,脉弦数。遵医嘱使用泻心汤合十灰散加减。
2.气虚不摄证
血色淡红,大便稀溏,神疲乏力,面色苍白,舌淡苔白,脉细弱。需要健脾益气,养血止血,可以遵医嘱使用归脾汤加减。
3.瘀阻胃络证
血色紫黯,大便色黑,脘腹胀痛,舌质紫黯或有瘀斑,脉涩。治疗需要活血化瘀,理气止血,可以遵医嘱使用失笑散合丹参饮加减。
了解疾病
腹胀
腹胀,病证名。出《灵枢·玉版》、《灵枢·水胀》等篇。即腹部胀大或胀满不适。可以是一种主观上的感觉,感到腹部的一部分或全腹部胀满,通常常伴有相关的症状,如呕吐、腹泻、嗳气等;也可以是一种客观上的检查所见,发现腹部一部分或全腹部膨隆。腹胀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症状,引起腹胀的原因主要见于胃肠道胀气、各种原因所致的腹水、腹腔肿瘤等。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