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喂养的注意事项
早产儿喂养需选择合适喂养方式、正确喂养技巧、奶液温度浓度、定期监测体重、提供足够营养、注意喂养间隔、避免过度喂养、观察喂养反应等方面。
1.选择合适喂养方式
对于极低出生体重(<1500克)或超低出生体重(<1000克)的早产儿,通常需要采用静脉营养或经胃管喂养的方式。随着早产儿的生长和发育,逐渐过渡到经口喂养。
2.正确喂养技巧
喂养时应保持早产儿头部略微抬高,避免呛咳和误吸。可以使用小勺或滴管进行喂养,逐渐增加喂养量和频率。
3.奶液温度浓度
奶液的温度应适中,避免过冷或过热。浓度也应根据早产儿的体重和需求进行调整,一般从稀释奶开始逐渐增加浓度。
4.定期监测体重
早产儿的体重增长是评估喂养效果的重要指标。应定期测量体重,并根据体重增长情况调整喂养计划。
5.提供足够营养
早产儿需要更多的营养来支持生长和发育。除了母乳或配方奶外,还可以根据医生的建议添加适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6.注意喂养间隔
早产儿的胃容量较小,需要频繁喂养。一般每2-3小时喂养一次,夜间也需要适当唤醒喂养。
7.避免过度喂养
过度喂养可能导致消化不良或其他问题。应根据早产儿的需求进行喂养,避免过度喂食。
8.观察喂养反应
观察早产儿在喂养过程中的反应,如有无呕吐、呛咳、腹泻等异常情况。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
遵循医生或专业营养师的建议,根据早产儿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的喂养,有助于早产儿的健康成长。
了解疾病
腹泻
腹泻主要是指多种原因造成患者每天排便次数超过3次,排便量超过200克,而且粪便的质地稀薄,含水量超过85%的一种病理表现。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