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胎蛋白诊断肝癌的标准

来源:民福康

甲胎蛋白(AFP)是目前诊断肝癌常用的肿瘤标志物,但单独检测AFP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不理想。因此,需要综合多种因素来提高肝癌诊断的准确性。

一、肝癌诊断标准

1.存在肝脏占位性病变

通过影像学检查(如超声、CT、MRI等)发现肝脏有实质性占位性病变,直径≥2cm或多个病灶直径之和≥2cm。

2.AFP升高

血清AFP≥400μg/L,排除妊娠、慢性或活动性肝病、生殖腺胚胎源性肿瘤等,能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AFP升高,即可诊断肝癌。

3.影像学检查发现肝癌特征性表现

在进行影像学检查时,发现肝脏占位性病变具有肝癌的特征性表现,如动脉期强化、门静脉期或延迟期廓清等。

4.病理检查确诊

经肝穿刺活检或手术取得肝脏组织,进行病理检查,发现肝癌细胞。

二、注意事项

1.单次AFP检测结果升高,不能确诊肝癌,需要结合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

2.部分良性肝病也可能导致AFP升高,如肝炎肝硬化等,因此需要结合病史、症状、体征及其他检查结果进行鉴别诊断。

3.对于AFP轻度升高或不典型升高的患者,需要密切观察和定期复查AFP及影像学检查,以早期发现肝癌。

4.对于高危人群,如乙肝丙肝患者,长期酗酒者,肝硬化患者等,应定期进行肝癌筛查,以便早期发现肝癌。

综上所述,AFP是肝癌诊断的重要指标之一,但单独检测AFP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不理想。综合多种因素,包括肝脏占位性病变的影像学特征、AFP水平及动态变化、患者的病史和体征等,有助于提高肝癌诊断的准确性。对于高危人群,应定期进行肝癌筛查,以便早期发现肝癌,提高治疗效果。

了解疾病
丙肝
丙肝一般指丙型病毒性肝炎,是指感染丙型肝炎病毒后导致肝脏出现损害的传染病。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