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发育迟缓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精神发育迟缓可分为轻度、中度、重度、极重度,不同程度表现也不同;诊断方法为病史采集、体格检查、神经心理评估、实验室检查、其他评估等。
一.临床表现
1.轻度
智商在50-69之间,在学龄前期常被发现有语言和运动功能发育较迟缓,例如2岁时还不会说话,到3岁还不会走路。入学后,表现学习困难,学业成绩经常不合格。但他们通过特殊教育,可以获得一定的阅读和计算能力。
2.中度
智商在35-49之间,在幼儿期即可有语言功能发育迟缓或伴有语言障碍,发音含糊不清,词汇贫乏,不能完整表达意思。到学龄前期和学龄期后,仍然有明显的学习困难,只能完成简单的计算,不能正确读写。
3.重度
智商在20-34之间,通常在1岁半以前即发现有发育延迟,不会笑或很晚才会笑,不认识父母,语言发育明显落后,到2岁还不会说1-2个字的简单语言。
4.极重度
智商在20以下,语言功能完全丧失,不认识亲人,不会计数,不会走路,常伴有躯体畸形,如先天性心脏病、多指(趾)、髋关节脱位等。
二.诊断方法
1.病史采集
详细询问患儿的出生史、生长发育史、家族史等。
2.体格检查
全面的身体检查,包括身高、体重、头围、五官、心肺听诊、腹部触诊等,以排除其他可能导致智力障碍的疾病。
3.神经心理评估
通过智力测验、发育评估等工具,评估患儿的智力水平、语言功能、运动功能、社交能力等。
4.实验室检查
如染色体分析、脑电图检查、头颅MRI等,以排除遗传代谢性疾病、先天性脑发育异常等。
5.其他评估
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可能还需要进行听力检查、视力检查、心理行为评估等。
了解疾病
智力障碍
智力障碍即小儿精神发育迟滞,是指患儿的智力显著低于正常儿童水平。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