癔症的病因及临床表现分别是什么

来源:民福康

癔症的病因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与心理因素、性格特点、社会文化因素等因素有关,临床表现有分离性遗忘、分离性漫游、分离性身份识别障碍、情感爆发、假性痴呆、躯体症状、转换性障碍等。

一.病因

1.心理因素

重大的生活事件、心理冲突、情绪压力、暗示和自我暗示等心理因素可能触发癔症的发作。

2.性格特点

某些性格特点,如易受暗示、情绪不稳定、自我中心、表演型人格等,可能增加患癔症的风险。

3.社会文化因素

在某些社会文化环境中,癔症可能被更多地接受和认可,从而导致症状的出现和维持。

二.临床表现

1.分离性遗忘

表现为突然出现的记忆丧失,通常涉及重要的个人信息。患者可能忘记自己的身份、家庭、过去的经历等。

2.分离性漫游

患者在觉醒状态下突然离开原来的环境,进行无目的的漫游。他们可能不记得自己的身份和目的地,行为可能离奇、冲动。

3.分离性身份识别障碍

个体出现两种或更多不同的身份或人格状态,每种身份都有独特的行为、记忆和情感反应。这些身份可能在不同时间或情境下交替出现。

4.情感爆发

患者在情绪上突然出现强烈的反应,如大哭、大笑、愤怒、惊恐等,可能与日常生活中的情境不相符。

5.假性痴呆

患者表现出类似于痴呆的症状,但实际上智力正常。他们可能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判断力受损等。

6.躯体症状

患者可能出现各种躯体症状,如头痛、恶心、呕吐、呼吸困难、肢体麻木或无力等。这些症状通常没有明显的生理原因,但可能对患者的生活造成严重影响。

7.转换性障碍

患者的躯体症状无法用生理原因解释,例如失明、失聪、瘫痪等。这些症状可能与心理因素有关。

了解疾病
瘫痪
瘫痪是随意运动功能的减低或丧失,是神经系统常见的症状,是神经、神经肌肉接头或肌肉疾病所致。应针对导致随意运动障碍的原发病进行治疗,同时给予康复治疗。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