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娩前检查项目

来源:民福康

分娩前检查项目主要有超声检查、胎心监护、骨盆测量、血常规及凝血功能、传染病筛查、尿常规、心电图检查等。

1.超声检查

可以了解胎儿的生长发育情况,如胎位、双顶径、股骨长等,评估胎儿的大小和健康状况,同时也能查看胎盘位置、羊水情况等。超声检查对于判断分娩方式、预测分娩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2.胎心监护

通过监测胎儿的心率变化,评估胎儿在宫内的状态。胎心监护可以及时发现胎儿是否存在缺氧等异常情况,确保胎儿的安全。如果胎心监护结果异常,可能需要进一步检查或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3.骨盆测量

包括骨盆外测量和内测量,主要是评估骨盆的大小和形态,判断是否适合顺产。骨盆过小或形态异常可能会增加难产的风险,医生会根据测量结果综合考虑分娩方式。

4.血常规及凝血功能

了解孕妇的血液情况,如血红蛋白水平、血小板计数等,判断孕妇是否存在贫血、凝血功能障碍等问题。这些检查对于预防产后出血等并发症非常重要。

5.传染病筛查

如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筛查,以便采取相应的预防和干预措施,保护孕妇和胎儿的健康,同时也为后续的医疗处理提供依据。

6.尿常规

检查尿液中的蛋白、葡萄糖、白细胞等指标,有助于发现孕妇是否存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泌尿系统感染等问题。

7.心电图检查

评估孕妇的心脏功能,确保孕妇能够耐受分娩过程。对于有心脏疾病史或存在心脏异常症状的孕妇,心电图检查尤为重要。

了解疾病
胎心
胎心就是胎儿的心跳,一般在17-20周可以在腹部用一般的听诊器听到胎心。胎心在120--160次/分,有时还要快些,也不太规律,到怀孕末期就规律多了。有时会有短暂的停跳,或速度达到180次/分,属正常现象。但是若频繁、长期出现这种现象须及时就医问诊。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