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化脓性扁桃体炎是怎么回事
小儿化脓性扁桃体炎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扁桃体炎症,常见于儿童,主要由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可通过飞沫传播或直接接触传染,气候变化、过度疲劳、烟酒过度、有害气体刺激等可诱发。主要症状为高热、咽痛、扁桃体肿大、表面有脓性分泌物等,部分患儿可出现高热惊厥、头痛、全身不适等症状。治疗方法主要为药物治疗,包括使用抗生素、退烧药等,如有必要,可进行切开引流。预防措施包括加强锻炼、注意个人卫生、合理饮食、流行季节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等。
1.病因:
主要由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其次为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等。
感染可通过飞沫传播或直接接触传染。
常见的诱因包括气候变化、过度疲劳、烟酒过度、有害气体刺激等。
2.症状:
起病急,高热,咽痛明显,吞咽时尤甚,可导致患儿哭闹、拒食。
检查可见扁桃体肿大,表面有脓性分泌物,有时伴有颌下淋巴结肿大、压痛。
部分患儿可出现高热惊厥、头痛、全身不适等症状。
3.诊断:
根据症状和体征,结合血常规检查,一般可作出诊断。
如有必要,可进行扁桃体分泌物涂片或培养,以明确病原体。
4.治疗:
一般治疗包括卧床休息、多饮水、保持口腔清洁等。
药物治疗主要采用抗生素,如青霉素、头孢菌素等,疗程一般为7~10天。
高热时可给予退烧药,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
若出现扁桃体周围脓肿,需及时切开引流。
5.预防:
加强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抵抗力。
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接触感染源。
合理饮食,避免过食辛辣、油腻食物。
流行季节可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6.注意事项:
患儿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饮食宜清淡,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出现高热不退、呼吸急促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
治疗期间应遵医嘱用药,避免自行停药或减量。
总之,小儿化脓性扁桃体炎是一种常见的儿科疾病,家长应重视患儿的病情,及时就医治疗。同时,要注意预防,加强护理,帮助患儿早日康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