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肺心病
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主要是由于支气管-肺组织或肺动脉血管病变所致肺动脉高压引起的心脏病。根据起病缓急和病程长短,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类。下面将为你详细介绍肺心病的相关内容。
1.病因:
支气管、肺疾病:以COPD最为多见,其次为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重症肺结核、肺间质纤维化、结节病、过敏性肺泡炎、嗜酸性肉芽肿等。
胸廓运动障碍性疾病:较少见,严重的脊椎后、侧凸、脊椎结核、类风湿关节炎、胸膜广泛粘连及胸廓形成术后造成的胸廓或脊椎畸形,均可引起胸廓活动受限、肺受压、支气管扭曲或变形,导致肺功能受限,气道引流不畅,肺部反复感染,并发肺气肿、肺心病。
肺血管疾病:甚少见。累及肺动脉的过敏性肉芽肿病,广泛或反复发生的多发性肺小动脉栓塞及肺小动脉炎,以及原因不明的原发性肺动脉高压,均可使肺小动脉狭窄、阻塞,引起肺动脉高压和右心室负荷加重,进而发展成肺心病。
其他:原发性肺泡通气不足及先天性口咽畸形、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等均可产生低氧血症,引起肺血管收缩,导致肺动脉高压,发展成肺心病。
2.临床表现:
肺、心功能代偿期:患者都有慢性咳嗽、咳痰或哮喘史,逐步出现乏力、呼吸困难。体检示明显肺气肿体征,包括桶状胸、肺部叩诊呈过度清音、肝浊音上界下降、心浊音界缩小,甚至消失。听诊呼吸音普遍降低,呼气延长,部分患者可闻及干、湿啰音,心音遥远。
肺、心功能失代偿期:
呼吸衰竭:患者出现头痛、头胀、烦躁不安、语言障碍,并有幻觉、精神错乱、抽搐或震颤等肺性脑病表现。动脉血氧分压(PaO2)降低,二氧化碳分压(PaCO2)升高,出现呼吸性酸中毒和(或)代谢性酸中毒。
心力衰竭:多发生在急性呼吸道感染后,因此常合并有呼吸衰竭,患者出现气喘、心悸、少尿、紫绀加重,上腹胀痛、食欲不振、恶心甚至呕吐等右心衰竭症状。体检示颈静脉怒张、心率增快、心前区可闻奔马律或有相对性三尖瓣关闭不全收缩期杂音,肝脏肿大伴压痛,肝颈静脉反流征阳性,下肢水肿及腹水,少数患者可出现肺水肿及全心衰竭。
3.检查:
X线检查:除肺、胸基础疾病及急性肺部感染的特征外,尚可有肺动脉高压征,如右下肺动脉干扩张,其横径≥15mm;其横径与气管横径之比值≥1.07;肺动脉段明显突出或其高度≥3mm;右心室增大征,皆为诊断肺心病的主要依据。
心电图检查:主要表现有右心房肥大的改变,如P波高尖,右束支传导阻滞及顺钟向转位,可作为诊断肺心病的参考条件。在V1、V2,甚至延至V3R、V4R出现酷似陈旧性心肌梗死图形的Q波,应注意与陈旧性心肌梗死鉴别。
超声心动图检查:通过测定右心室流出道内径(≥30mm),右心室内径(≥20mm),肺动脉干内径(≥20mm)或右心房增大等指标,以诊断肺心病。
4.诊断:
有慢性肺、胸疾病或肺血管病史。
有肺动脉高压、右心室增大或右心功能不全表现,如颈静脉怒张、肝大压痛、肝颈静脉反流征阳性、下肢水肿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