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症状有哪些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心肌局限性或弥漫性的急性或慢性炎症病变,轻重程度差异很大,有些可完全没有症状,有些则出现严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甚至猝死。
一、病因
引起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病毒种类很多,其中以柯萨奇B组病毒最常见,其次为流感病毒、风疹病毒、腮腺炎病毒、麻疹病毒、肝炎病毒等。这些病毒可以通过呼吸道、消化道等途径进入人体,在血液中复制并侵犯心肌细胞,导致心肌炎症。
二、症状
1.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如发热、咳嗽、流涕、咽痛等,可持续3~14天或更长时间。
2.胃肠道症状: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部分患儿可出现类似感冒的症状,但这些症状没有特异性,容易被忽视。
3.心悸、胸痛:患儿可出现心跳过快、过慢或不齐,以及心前区不适或疼痛,疼痛可向左肩、背部或上肢放射。
4.呼吸困难:轻者仅表现为活动后气促,重者可出现端坐呼吸、喘息、口唇发紫等症状。
5.心力衰竭:表现为乏力、多汗、苍白、水肿等,年长儿可诉说头晕、心悸、腹痛、黑蒙等。
6.心律失常:可出现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如早搏、心动过速、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等。
7.心源性休克:表现为血压下降、四肢发冷、面色苍白、大汗淋漓等。
8.猝死:部分患儿可因严重心律失常而突然死亡。
三、治疗方法
1.一般治疗:休息是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重要措施,应让患儿卧床休息至症状消失、心电图和心肌酶恢复正常。同时,给予富含维生素和蛋白质的食物,以促进心肌修复。
2.抗病毒治疗:对于病毒感染引起的心肌炎,抗病毒治疗是重要的治疗方法。可使用利巴韦林、阿昔洛韦、更昔洛韦等药物。
3.营养心肌治疗:可使用辅酶Q10、维生素C、极化液等药物,以保护和营养心肌。
4.对症治疗:如出现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并发症,应给予相应的治疗,如抗心律失常药物、利尿剂、血管扩张剂等。
5.免疫调节治疗:对于重症病毒性心肌炎,可使用免疫球蛋白、糖皮质激素等药物进行免疫调节治疗。
6.并发症治疗:如出现心源性休克、猝死等并发症,应及时进行抢救治疗。
总之,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症状轻重不一,部分患儿可无明显症状,容易被忽视。如果孩子出现上述症状,家长应及时带孩子到医院就诊,以便早发现、早治疗,避免延误病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