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盲肠炎怎么回事
急性盲肠炎是一种常见急腹症,病因包括阑尾腔梗阻、细菌感染等,主要症状有转移性右下腹痛、恶心呕吐、发热等,右下腹固定压痛是重要体征,诊断主要依靠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治疗方法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预防方法包括保持良好生活习惯、注意饮食卫生、及时治疗肠道疾病、提高免疫力等。
急性盲肠炎,又称急性阑尾炎,是一种常见的急腹症。阑尾是位于盲肠末端的一个细长管状器官,其根部与盲肠相通,远端闭锁。当阑尾腔中出现梗阻、感染等情况时,容易导致阑尾发炎,引发急性盲肠炎。
1.病因:
阑尾腔梗阻:阑尾管腔狭小,粪石、寄生虫等原因可能导致阑尾腔梗阻,使阑尾分泌物积聚,腔内压力增加,血运发生障碍,从而引发炎症。
细菌感染:阑尾腔与肠道相通,肠道中的细菌可经此途径感染阑尾,导致炎症。
其他因素:饮食不规律、过度劳累、免疫力下降等也可能增加患急性盲肠炎的风险。
2.症状:
转移性右下腹痛:腹痛多开始于上腹部或脐周,数小时后转移并固定于右下腹。
恶心、呕吐:常伴有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
发热:体温可升高,一般为低热或中度发热。
右下腹固定压痛:右下腹麦氏点有明显压痛,是诊断急性盲肠炎的重要体征。
3.诊断:
医生会详细询问病史、进行体格检查,并结合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来明确诊断。
实验室检查常包括血常规,可提示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
影像学检查如超声、CT等有助于发现阑尾肿胀、积液等异常。
4.治疗:
保守治疗:对于症状较轻、无明显发热和腹膜炎的患者,可采用保守治疗,包括禁食、补液、使用抗生素等。
手术治疗:一旦确诊或保守治疗无效,通常需要手术切除阑尾。手术方式包括传统开腹手术和腹腔镜微创手术。
5.预防: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规律饮食,避免过度劳累。
注意饮食卫生,减少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
及时治疗肠道疾病,如便秘、腹泻等。
提高免疫力,增强身体抵抗力。
需要注意的是,急性盲肠炎若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发展为阑尾穿孔、腹膜炎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因此,一旦出现类似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孕妇、儿童、老年人等特殊人群,急性盲肠炎的症状可能不典型,更需要警惕和及时就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