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胆湿热和脾胃湿热的区别是什么

来源:民福康

肝胆湿热和脾胃湿热的区别主要体现在病因、症状、舌苔脉象和治疗方法等方面。

1.病因不同:

肝胆湿热:多由外感湿热之邪,或嗜食肥甘厚腻,酿湿生热,湿热内蕴肝胆所致。

脾胃湿热:多由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厚味,损伤脾胃,运化失职,水湿内停,湿邪困脾,日久化热所致。

2.症状不同:

肝胆湿热:主要表现为胁肋胀痛,口苦纳呆,恶心呕吐,腹胀,便秘腹泻,小便黄赤,或目睛黄染,或身黄,或阴囊湿疹,或睾丸肿胀,疼痛,或带下黄臭,外阴瘙痒等。

脾胃湿热:主要表现为脘腹胀满,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口苦口黏,渴不多饮,便溏不爽,肢体困重,或身热不扬,汗出不解,或面目发黄,或皮肤瘙痒等。

3.舌苔脉象不同:

肝胆湿热:舌苔黄腻,脉象弦数或滑数。

脾胃湿热:舌苔黄腻,脉象濡数或滑数。

4.治疗方法不同:

肝胆湿热:治宜清热利湿,疏肝利胆。方用龙胆泻肝汤加减。

脾胃湿热:治宜清热利湿,健脾和胃。方用三仁汤加减。

总之,肝胆湿热和脾胃湿热虽然都有湿热的表现,但病因、症状、舌苔脉象、治疗方法等方面都有所不同。因此,在治疗时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辨证论治,以免延误病情。

了解疾病
便秘
便秘是指每周排便少于三次,且伴随粪便干硬、排便困难的症状。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