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怎么检查准确
糖尿病的检查主要包括血糖检测、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胰岛功能检查、糖尿病自身抗体检查及并发症检查等。
1.血糖检测:
空腹血糖:是诊断糖尿病的重要指标,建议在隔夜空腹(至少8~10小时未进任何食物,饮水除外)后早餐前采血,测得的血糖值反映基础胰岛素分泌功能。
餐后2小时血糖:若空腹血糖正常,餐后2小时血糖≥11.1mmol/L,或随机血糖≥11.1mmol/L,也可诊断糖尿病。
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反映过去2~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是糖尿病控制情况的重要指标。
2.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
试验前3天内,每日碳水化合物摄入量不少于150g。
试验前停用可能影响血糖的药物如糖皮质激素、避孕药、噻嗪类利尿剂等3~7天。
试验前空腹8~14小时,坐位取血后5分钟内饮入300ml含75g无水葡萄糖的糖水,妊娠妇女用量为100g,服糖后1小时、2小时、3小时分别抽取静脉血,测定血糖值。
服糖后2小时血糖≥11.1mmol/L或3个点中任何一点血糖值达到或超过糖尿病诊断标准即可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
3.其他检查:
胰岛功能检查:包括胰岛素、C肽释放试验等,有助于了解胰岛β细胞的功能。
糖尿病自身抗体检查:如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胰岛细胞抗体(ICA)、胰岛素自身抗体(IAA)等,可用于糖尿病的分型诊断和预测。
并发症检查:如尿常规、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眼底检查、神经电生理检查等,有助于早期发现糖尿病的并发症。
需要注意的是,糖尿病的诊断需要综合考虑血糖水平、临床症状以及其他相关检查结果。如果怀疑有糖尿病,应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查方法,并给出相应的诊断和治疗建议。此外,对于高危人群,如肥胖、有糖尿病家族史、高血压、高血脂等人群,应定期进行糖尿病的筛查,以便早发现、早治疗。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