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鞘膜积液怎么回事
婴儿鞘膜积液是一种常见疾病,多由鞘状突未完全闭合引起,通常可自行吸收,若积液长期不消失或影响生活,可手术治疗。家长应注意观察,及时就医。
1.病因:
鞘状突未完全闭合:在胎儿时期,睾丸位于腹腔内,随着胎儿的发育,睾丸会逐渐下降至阴囊。在这个过程中,腹膜会形成一个鞘状突,将睾丸与腹腔分隔开来。如果鞘状突未能完全闭合,腹腔内的液体就可能通过未闭合的鞘状突进入睾丸鞘膜囊,导致鞘膜积液。
鞘膜分泌过多:婴儿的鞘膜具有分泌功能,可能会分泌过多的液体,导致鞘膜积液的发生。
吸收障碍:鞘膜积液的吸收也可能出现问题,导致液体在鞘膜囊内积聚。
2.症状:
阴囊或腹股沟区肿块:这是婴儿鞘膜积液最常见的症状。肿块通常在哭闹、咳嗽或用力时出现,安静或平卧时可能会缩小或消失。
阴囊坠胀感:较大的鞘膜积液可能会导致阴囊坠胀不适。
其他:部分婴儿可能会出现食欲不振、烦躁不安等症状,但这些症状并不常见。
3.诊断:
医生会通过详细的体格检查来诊断婴儿鞘膜积液。
超声检查:这是一种常用的辅助检查方法,可以帮助医生确定鞘膜积液的程度和性质。
4.治疗:
大多数婴儿鞘膜积液会在1岁内自行吸收,不需要特殊治疗。医生通常会建议定期观察,每3~6个月进行一次超声检查,以监测鞘膜积液的变化情况。
如果鞘膜积液在1岁后仍未吸收,或者积液量较大,影响婴儿的生活质量,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手术的目的是将未闭合的鞘状突结扎或烧灼,以阻止液体的积聚。
5.注意事项:
家长在发现婴儿阴囊或腹股沟区有肿块时,应及时带孩子就医,以便明确诊断和及时治疗。
在等待观察期间,家长应注意观察肿块的大小、形状、质地等变化情况,以及婴儿的食欲、睡眠、精神状态等。
对于需要手术治疗的婴儿,家长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做好术前准备和术后护理。
总之,婴儿鞘膜积液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大多数情况下可以自行吸收。家长应密切关注孩子的病情变化,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同时,家长应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