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痉挛症发作的症状是什么
婴儿痉挛症是一种常见的婴幼儿癫痫综合征,多发生于1岁以内,高峰为4-7个月。其临床表现主要为婴儿突然出现的全身或部分肌肉的强直性痉挛,或阵挛性抽搐,发作形式多样,可分为屈肌型、伸肌型和混合型。发作时,患儿常常伴有意识丧失、牙关紧闭、口吐白沫、呼吸暂停、颜面青紫、瞳孔散大等症状。
1.病因
婴儿痉挛症的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遗传因素:部分婴儿痉挛症患儿有家族遗传倾向。
脑发育畸形:如灰质异位、胼胝体发育不良、无脑回畸形等。
脑损伤:如宫内窘迫、早产、低出生体重、新生儿窒息、颅内出血等。
代谢性疾病:如低血糖、低血钙、低血钠、维生素B6缺乏等。
其他:如结节性硬化、脑颜面血管瘤病等。
2.诊断
婴儿痉挛症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脑电图和头颅影像学检查。脑电图检查对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常表现为高度节律紊乱的爆发-抑制波。头颅影像学检查可发现脑结构异常。
3.治疗
婴儿痉挛症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首选药物为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和广谱抗癫痫药物,如丙戊酸钠、苯巴比妥等。
手术治疗:对于药物治疗无效或有明确病因的患儿,可考虑手术治疗,如病灶切除术、胼胝体切开术等。
4.预后
婴儿痉挛症的预后与病因、治疗时机等因素有关。部分患儿经过积极治疗后,痉挛发作可得到控制,脑电图恢复正常,智力和运动发育可接近正常。但也有部分患儿可能会遗留智力障碍、运动障碍等后遗症。
5.预防
婴儿痉挛症的预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做好孕期保健:定期进行产前检查,避免感染、接触有害物质等。
预防早产:积极治疗孕期并发症,预防早产。
加强护理:注意保暖,避免感染,及时处理各种疾病。
合理喂养:提倡母乳喂养,及时添加辅食。
定期体检:定期带孩子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
总之,婴儿痉挛症是一种严重的疾病,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家长应密切关注孩子的生长发育情况,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