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甲亢性心脏病
甲亢性心脏病是在甲亢基础上发生的心脏病,确切发病机制未明,可能与过量甲状腺激素对心脏的直接作用、心脏对甲状腺激素敏感性增加、儿茶酚胺活性增高等因素有关。其临床表现多样,包括心律失常、心脏扩大、心力衰竭、心绞痛、心肌梗死等。诊断主要依靠甲亢的临床表现、心脏检查、甲状腺功能检查等。治疗方法包括治疗甲亢、控制心律失常、改善心力衰竭等。甲亢性心脏病的预后与甲亢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是否及时以及心脏受损程度有关。预防甲亢性心脏病的关键是及时治疗甲亢。
甲亢性心脏病是指在甲亢基础上发生的心脏病,其确切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可能与过量甲状腺激素对心脏的直接作用、心脏对甲状腺激素的敏感性增加、儿茶酚胺活性增高等因素有关。
1.甲亢性心脏病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心律失常:心房颤动最为常见,其次为房性期前收缩、阵发性心动过速、房室传导阻滞等。
心脏扩大:部分患者可出现心脏扩大,以左心室扩大为主。
心力衰竭:严重者可出现心力衰竭,表现为呼吸困难、水肿等。
心绞痛和心肌梗死:少数患者可出现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
2.如何诊断甲亢性心脏病?
心脏检查有异常,如心律失常、心脏扩大、心力衰竭等。
甲状腺功能检查提示T3、T4升高,TSH降低。
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心脏病。
3.甲亢性心脏病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治疗甲亢:首选抗甲状腺药物,如甲巯咪唑、丙硫氧嘧啶等。放射性碘131和手术治疗也可用于甲亢的治疗。
控制心律失常:可选用β受体阻滞剂、洋地黄等药物。
改善心力衰竭:可应用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药物。
对症治疗:如出现心绞痛可使用硝酸酯类药物,出现心肌梗死者需进行溶栓或介入治疗。
4.甲亢性心脏病的预后如何?
甲亢性心脏病的预后与甲亢的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是否及时以及心脏受损的程度有关。
早期诊断和积极治疗甲亢,可有效改善心脏功能,减少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的发生。
若心脏受损严重,或治疗不及时,甲亢性心脏病可能会导致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甚至心脏性猝死。
5.哪些人容易患甲亢性心脏病?
有甲亢病史的患者。
未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彻底的甲亢患者。
年龄较大、女性、有心血管疾病家族史的患者。
长期精神紧张、压力过大、过度劳累的患者。
接受碘131治疗或手术治疗后的甲亢患者。
6.甲亢性心脏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什么?
遵医嘱按时服药,定期复查甲状腺功能和心脏功能。
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低盐、低脂饮食,避免摄入含碘丰富的食物。
戒烟限酒。
避免剧烈运动,可选择适量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等。
注意保暖,预防感染。
如出现心悸、呼吸困难、水肿等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
总之,甲亢性心脏病是一种严重的疾病,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同时注意日常生活中的护理,以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