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动脉栓塞的栓子主要来自下肢深静脉,偶尔来自盆腔静脉或右心附壁血栓,其形成与血流瘀滞、血管内皮损伤、高凝状态有关。了解栓子来源和风险因素对预防和诊断肺动脉栓塞具有重要意义。
肺动脉栓塞的栓子一般来自于下肢深静脉,特别是腘静脉、股静脉和髂静脉,偶尔来自盆腔静脉或右心附壁血栓。
这些栓子通常是由于以下原因形成的:
1.血流瘀滞:长期卧床、久坐、静脉曲张等原因可导致下肢静脉血流缓慢,增加了血栓形成的风险。
2.血管内皮损伤:手术、创伤、感染、恶性肿瘤等因素可损伤血管内皮细胞,暴露内皮下的胶原纤维,激活血小板和凝血系统,促进血栓形成。
3.高凝状态:某些疾病如抗磷脂综合征、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易栓症等可导致血液凝固性增加,容易形成血栓。
当栓子脱落并随血流进入肺动脉时,可阻塞肺动脉血管,导致肺循环障碍,甚至引起急性肺心病。肺动脉栓塞的症状包括呼吸困难、胸痛、咳嗽、咯血等,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对于存在高风险因素的人群,如长期卧床患者、恶性肿瘤患者、口服避孕药的女性等,应采取预防措施,如适当运动、穿戴弹力袜、使用抗凝药物等,以降低肺动脉栓塞的发生风险。如果出现疑似肺动脉栓塞的症状,应立即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和治疗。
总之,肺动脉栓塞是一种严重的疾病,栓子来源广泛。了解栓子的来源和风险因素对于预防和诊断肺动脉栓塞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