肱骨干骨折是指肱骨外科颈以下1~2厘米至肱骨髁上2厘米之间的骨折,好发于骨干的中部,由直接或间接暴力所致,可出现疼痛、肿胀、功能障碍等症状,需及时就医,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治疗不及时可能会出现桡神经损伤、骨折畸形愈合等并发症。
肱骨干骨折是指肱骨外科颈以下1~2厘米至肱骨髁上2厘米之间的骨折,好发于骨干的中部,其次为下部,上部最少。多见于青壮年,儿童和老年人少见。那么,什么是肱骨干骨折呢?
1.定义:肱骨干骨折是指肱骨外科颈以下1~2厘米至肱骨髁上2厘米之间的骨折。
2.病因:多由直接或间接暴力所致。直接暴力常由外侧击打肱骨干,致骨折发生于三角肌止点以下,骨折近端因胸大肌、背阔肌和大圆肌的牵拉向前、向内移位;间接暴力所致骨折多发生于三角肌止点以上,由于三角肌、喙肱肌、肱二头肌、肱三头肌的牵拉而向后、向外移位。
3.临床表现:
局部疼痛、肿胀和功能障碍。
可有明显的压痛和纵向叩击痛。
上臂外形改变,可有短缩或成角畸形。
若合并桡神经损伤,可出现垂腕、各手指掌指关节不能背伸、拇指不能伸直等症状。
4.诊断:根据外伤史、临床表现和X线检查,一般可明确诊断。
5.治疗:
无明显移位的骨折,可用三角巾悬吊于胸前3周,开始进行肩部摆动和旋转活动。
有移位的骨折,需手法复位和外固定。常用的固定方法有小夹板固定、石膏固定、外展架固定等。
若骨折端不愈合或畸形愈合,需手术治疗。
6.并发症:
肱骨干骨折可合并桡神经损伤,出现垂腕、各手指掌指关节不能背伸、拇指不能伸直等症状。
骨折畸形愈合可影响上肢的功能。
7.预防:
进行剧烈运动或重体力劳动时,应做好防护措施。
老年人应注意补充钙质和维生素D,预防骨质疏松。
总之,肱骨干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需要及时就医,进行正确的治疗。同时,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预防骨折的发生。